“把坐堂医跟药店之间的利益链断开,使坐堂医的经济地位相对独立。一旦坐堂医的收入与药店的销售脱钩,没有了经济利益联系,他们便缺乏开大处方、滥开处方的动力,顾客的健康安全也会有保障。"
近日,天津市区内药店将试点中医坐堂,方便居民看病就医。天津市药监部门出台的《天津市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中规定,中医坐堂医诊所须公示收费标准。于是,笔者想到了坐堂医收费问题。
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恢复中医在药店坐堂行医的制度,并为此出台了监管措施。随即,不少地方开始了坐堂医试点。药店有了坐堂医后,方便了顾客看病,受到群众的欢迎。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的问题就是坐堂医乱开药、开大处方。能用便宜药看好的病,部分医师却执意要开贵药,还把保健品冒充药品推荐给顾客。而部分地方习惯的做法是,坐堂医诊疗不收费,而按开方的药品销售额提成。这样一来,少数坐堂医利欲熏心,不顾病人的病情,随意开大方,开赚钱方,乱开国家禁止的中成药、西药,既坑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坐堂医的形象。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中,曾对中医坐堂收费有过规定,中医坐堂医诊所应当在显著位置公示诊疗科目、诊疗手段、诊疗时间以及收费标准等。也就是说,管理部门是倾向于坐堂医收费的,从相关制定中就看得出来,毕竟坐堂医不是活雷锋,要有收入才能生存。但由于条文本身的表述不直接,缺乏对坐堂医收费的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坐堂医往往受药店聘任,不单独收取诊疗费,而由药店发工资,或按处方提成。在这种情况下,坐堂医没有独立的地位,依附于药店,开大处方、乱开方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在这个潜规则下,药店利用坐堂中医提高药品的销售额,坐堂医则根据药品的销售“吃"提成,双方都有利可图,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天津市在中医坐堂试点的标准中,强调中医坐堂须公示收费标准。笔者认为,规范坐堂医收费机制迫在眉睫。把坐堂医跟药店之间的利益链断开,使坐堂医的经济地位相对独立,一旦坐堂医的收入与药店的销售脱钩,没有了经济利益联系,他们便缺乏开大处方、滥开方的动力,顾客的健康安全也会有保障。表面上顾客需要多掏几块钱的处方诊疗费,但却免于滥买药、用药的风险。
坐堂医是生命健康的维护者,不是药品的推销者,只有不偏离这个宗旨,坐堂医的事业才能更有生命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