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2

专家指出口腔科是感染艾滋病高危场所

2013-02-18      来源: 南方网   访问量:885    在线投稿

    上午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院获悉,口腔科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公共场所,也是发现艾滋病的前哨,因为有八成的艾滋病感染者在长达10年的无病征潜伏期里最先出现口腔疾病而就诊。

  最近不断有读者咨询艾滋病感染者患口腔疾病的几率是否高于正常人群,到牙科诊所拔牙是否会感染艾滋病以及如何自我保护等。记者今天上午为此采访了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院牙周粘膜科程斌博士。

  艾滋病易继发口腔病

  程斌博士指出,在艾滋病感染者的早期发现和检测上,口腔科医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联合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尽管绝大多数艾滋病感染者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的2—10年潜伏期内,可能不会出现特殊的全身症状而不易察觉,但80%的感染者会在潜伏期内先出现口腔疾病而就诊。在因同性恋者聚居而导致艾滋病高发的美国加州,旧金山大学的牙科学院门前就矗立着“口腔科医生站在艾滋病斗争的前线”的警示牌,提醒口腔专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警惕艾滋病的早期症状———口腔顽固性念珠菌感染和毛状白斑。

  1993年,北京发现了全国首例艾滋病继发的口腔疾病病例。

  据介绍,念珠菌感染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人不容易感染到,一般是在人体免疫力下降(如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和身体菌群平衡失调(如长期使用多种抗菌素)时才会被感染。因为感染艾滋病而发生的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病人,即使使用******的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也不佳,这时病人口腔会出现像芝士(奶酪)般的分泌物,并且向咽部伸展。毛状白斑是艾滋病感染者最常出现的另一种口腔疾病,病人往往在照镜时发现舌缘出现有皱褶的毛状白斑。他提醒口腔科医生特别是基层牙医,一旦观察到这种现象就应警惕艾滋病的可能。

  拔牙染上艾滋有先例

  程斌博士说,由于上述原因,口腔科诊所成为可能感染到艾滋病的高危公共场所,为了避免艾滋病通过病人—医生、医生—病人以及病人之间产生交叉感染的可能,规范化的口腔科检查和治疗操作十分必要。但在许多基层牙医诊所,由于操作的不规范和医生相应防护意识的薄弱,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极大隐患。

  有关研究表明,艾滋病感染者正常情况下唾液里不携带艾滋病病毒,因此接吻不会传播艾滋病。只有当口腔有创伤(如拔牙)或溃疡时,血液里的病毒才会进入口腔,如果操作过程中口腔科医生双手有细微不易觉察的伤口,艾滋病就可能通过病人传播给医生。在操作规范的口腔医院,医生一般会使用一次性胶手套,可以避免这种感染。至于医生—病人的传播途径,在美国和澳洲都有过报道。而最多出现的是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有不少基层牙医诊所为节省成本,不使用一次性牙科用具或不对器械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牙科器械在一个病人口腔里使用后只是简单地在消毒液里浸泡一下,就继续给下一个病人操作,这时隐藏在器械缝隙里的艾滋病病毒就可以在病人之间互相传播。据媒体报道,在我国辽宁发现的一个艾滋病病人,就是因为他在非洲工作时到当地医院拔牙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院作为国家卫生部授予的全国两个口腔专科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的示范单位之一,早在1999年就率先在全省实行口腔科“一人一机”,并要求所有医生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手套、口罩、工作帽、纸杯、病人围巾;对所有器械进行高温高压消毒。专家指出,全省的牙科诊所都应参照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院的操作规范,肩负起艾滋病发现与预防的特殊使命。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