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长期以来,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被外资企业垄断,成为产业崛起的掣肘之痛。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与世界医疗器械市场的关联度日益紧密,医疗器械对外贸易占世界医疗器械贸易的比重亦逐年上升。 因此,随着技术逐渐升级,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已逐渐拥有了替代实力。2012年9月,在北京阜外医院,两例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不能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不开胸的方式置入了国产主动脉瓣装置。而此前,经导管置入术所采用的主动脉瓣,只有美敦力和爱德华公司生产。北京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教授称,这是中国转化医学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中小医械企业的典型成功范本。据悉,生产国产主动脉瓣的杭州启明医疗公司是国家“863”瓣膜项目产业化单位,在瓣膜的研发过程中,该企业和阜外医院专家共进行了60多次调整和完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润霖院士介绍,与欧美同类产品比较,国产瓣膜在设计上更加合理。它是一种自膨胀式生物膜叶瓣,也是第一款应用于临床的可回收的导管瓣膜系统。 高端中的低端 尽管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为中国医械降低进口依赖度,以及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业界专家指出,国产医械在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方面仍不足以与外资企业相抗衡。 《报告》显示,目前虽然全国范围内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已达1.4万多家,但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比较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其中80%以上是中小企业。“虽然企业数量较多,但此类企业竞争激烈且盈利水平较低,因此只能生产中低端产品或为国外企业提供零配件。”协会负责人表示。 陶笃纯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我国目前开始能生产的‘高端’产品,实际上是‘高端中的低端’。如过去认为1.5T的MRI、16排CT都是高端的,但国际上早就出现了更高端的产品,如3T的MRI和256甚至更多排数的CT,而且还在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至今一直是走跟随的发展之路,原创性的东西基本上还没有。” 对此,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姜峰提醒:“特别是近年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而且跨国公司不仅将生产研发转移到中国,还开始有针对性地基于中国市场进行二次开发,国内企业要看到这种转变,必须进行重大改变。” 尽管困难重重,但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举措的落实,这种状况正被扭转,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开始涌现。 记者了解到,2012年初,科技部就明确表示,要推进医疗器械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扶持40~50家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并重点开发需求量大、应用面广以及主要依赖进口的医疗设备和医用材料,扶持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发展。这些措施无疑将刺激更多医疗器械企业提高在产业链上的竞争力。 而《报告》中对产业前景的预测也十分乐观:中国医疗器械在未来5~10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行业整体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速。 尽管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为中国医械降低进口依赖度,以及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业界专家指出,国产医械在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方面仍不足以与外资企业相抗衡。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