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这类疾病常常起病很急,潜伏期短,容易集体发病,发病者多有共同进餐史;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污染的菌种比较多,常见如沙门菌、副溶血弧菌、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变形杆菌等。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史 多在夏秋季节,有进食不洁饮食史,同餐者有类似发病,潜伏期大多在数小时之内。
2.典型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部分患者有发热表现,由于污染细菌不同,临床表现有所差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剧烈腹泻可导致严重脱水、肌肉痉挛等,一般不发热;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多因进食海产品而致,腹部阵发性绞痛、典型大便为洗肉水样、可有发热;沙门菌食物中毒多在进食皮蛋后发生,除腹痛腹泻外,发热较为明显。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大多白细胞轻中度增加;水样大便为主,显微镜检查可能有少量红白细胞。
【药物治疗】
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少用抗菌药物。
1.对症治疗 呕吐腹泻明显、脱水严重者,可静脉或口服补液,可选用口服补液盐(使用方法同霍乱补液)、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注意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2.抗菌治疗 轻症患者一般不用抗菌药物,腹泻严重、大便为黏液血便者,可选择复方磺胺甲唑1g,每日2次;或诺氟沙星0.2g,每日2次,或左氧氟沙星0.4g,每日1次,疗程3~5天。
【注意事项】
1.细菌性食物中毒多为集体发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需要报告疫情,并寻找污染源,进行处理。
2.细菌性食物中毒需要注意与其他腹泻相鉴别,包括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