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童因为血管瘤治疗失误,导致兔唇 童童刚出生3个月时,人中右侧长出了一个突出体表的红印记。父母误信赤脚老医生的诊治,给她敷用了医生自制的草药,治疗失误,人为造成了半侧唇缺失。主治医生表示,童童嘴巴完全复原难度较大,因为还处于发育过程中,在18岁左右面部基本发育完成后还需进行手术。昨天,童童成功接受唇腭裂修复手术。 来自云浮的童童(化名)今年只有9岁,记者昨日在广东武警医院见到她时,她正在过道的病床前紧挨妈妈坐着。妈妈阮女士说,童童因为嘴唇上方缺失了一个小口子,常被同学叫作“烂嘴巴”。因为刚出生时的一颗小小血管瘤治疗失误,人为造成了童童半侧唇缺失。记者从医院获悉,昨天童童成功接受唇腭裂修复手术。 1岁上唇部发红 敷草药致上唇溃烂 据童童的妈妈阮女士介绍,童童刚出生3个月时,人中右侧长出了一个突出体表的红印记。“我们不知道她是什么病,只见她嘴巴里有一些白色的东西,都猜测是口腔炎。”在当地村民的介绍下,他们找到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赤脚老医生。“医生没说是什么病,就直接用他采摘的草药,捣烂后用碎末和汁液混合了一些其他药,嘱咐我敷在童童发红的地方。”阮女士说,“我问这是什么药,他也没说,就说要敷四五天才能揭下来。” “第一次看着好像有点效果,消肿了,于是又接着敷,但第二次就不见效了。”到最后一次揭下来看时,父母发现童童的嘴巴上面烂了,又红又肿,还渗了很多水,赶紧带着童童去其他医院就诊。当地一家公立医院的医生只给童童打了消炎针消炎。后来到一家佛山医院检查,才知道她长的是血管瘤。 多地辗转求医 望寻修复良法 童童的父母带着她到处求医。在童童唇部炎症还未消除的情况下分别用同位素、激光、硬化针等方法治疗。 “在医院里治疗后消肿了,发烂的地方也干了水。但由于烂得太久了,肉都已经被那些草药敷死了,嘴巴也烂成了一个‘兔唇’。” 童童曾经申请过关于唇腭裂的救助基金,但由于孩子不属于先天性唇腭裂,而是“人为造成”,故没有成功。在求诊过程中,多家医院表示,需要从童童脸上挖取组织来修复唇裂的缺失。这对来自农村、依靠打工谋生的夫妇,不仅要为孩子的医药费操心,更担心孩子因此而再次破相。 昨天,童童在武警医院成功接受唇腭裂修复手术。医生表示,童童嘴巴完全复原难度较大,因为还处于发育过程中,在18岁左右面部基本发育完成后还需进行手术。 提醒 血管瘤常见 切勿乱医治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血管性疾病,其中大部分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唇、舌扣底。血管瘤的类型不同,表现的形态也会不同,一般来说通常血管瘤的颜色都呈鲜红色或是暗红色的斑片,边缘不规则,按压之后会褪色。褪色后皮肤颜色跟周围正常的颜色相似,放开后迅速恢复,按压时面积缩小,放松后则恢复原状。一旦患血管瘤,要及时治疗。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