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市政府所做的57件实事之一,是给全口无牙的低保老人免费镶牙,首批2000名低保老人不再用牙床吃饭

长期从事口腔预防保健,亲历北京人的“护齿行动”三十余年,我记忆中定格的图像有许多,最深刻的是少年儿童的“窝沟封闭”行动,和为低保老年人免费镶牙,这恰是北京市口腔公共卫生服务的两大重要举措。
北京11%的老人全口无牙
13万老人没镶牙靠牙床吃饭
据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显示,北京市有11%的60岁以上老人全口牙齿丧失,而戴上假牙的人数仅为55%;大约13万老人没有镶上牙齿,靠牙床吃饭,其中大部分生活困难。去年10月重阳节之时,我在媒体上呼吁:关注老人口腔健康,为无牙老人提供镶牙的关爱。
北京市卫生局很快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北京口腔医院孙正院长为老年人免费镶牙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建议。丁向阳副市长明确提出:为靠牙床吃饭的低保老人镶上牙齿,列入2009年北京市政府57件实事之一。
“全口无牙低保老人免费镶牙”行动今年展开了,全市各区县牙病防治所直接承担医疗服务,北京口腔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大口腔医院等作为技术指导和承接转诊、专家会诊。截止到9月7日,已经为2000多名老人做了免费口腔检查登记,通知了785位老人前去免费镶牙。现在,已经有150名老人戴上全口假牙,结束了长期靠牙床吃饭的历史。预计今年10月重阳节前后,全市符合条件的低保老人都将陆续享受这一服务。我已接到了许多老人打来的电话,感激政府之情溢于言表。
发达国家口腔健康标准8020
周恩来关怀北京生产保健牙刷
发达国家的健康标准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腔中,应至少有20颗牙齿,才能保证老年人的基本咀嚼功能(简称8020)。我们所做的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表明,目前北京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腔中,能够承担咀嚼功能的牙齿平均不足10颗。
今年北京市政府公布的《健康北京人-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中,借鉴“8020”这一标准,提出北京市民65岁-74岁老人口腔中不少于20颗牙;刷牙率达90%以上,正确刷牙率达70%。这使我想起了在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下,北京生产出全国第一把保健牙刷。
1975年3月,重病中的周恩来总理指示召开了“全国保健牙刷工作会议”(这在全世界大概是惟一),决定由卫生部制定卫生标准,轻工部组织北京牙刷厂率先生产,商业部负责安排销售。很快,牡丹牌保健牙刷就推开了。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还配合拍了片子《保护牙齿》,在电影院加放。我则在片中示范正确的刷牙方式;还与摄制组去了我们医院开展牙防工作的平谷县黄松峪大队,拍摄农民刷牙的情况。
健康牙齿能为自己服务终生
牙龄与寿龄相同方为真正享福
黄松峪是北京口腔医院1974年第一个赴远郊口腔防治点。当时平谷山区没有牙医,农民牙疼得忍不住了,就进城去拔。我们这些医疗队员背着药箱和科普挂图进到深山,在田间、地头、农民家,就治牙、拔牙等。有一位老农民的话,我至今不敢忘记:旧社会我们有牙没饭吃,新社会我们有饭吃却没了牙。
牙龄与寿龄相同,方能享有真正的幸福。而今,北京市18个区县中,17个被卫生部授予了“全国牙病防治工作先进区(县)”。相信再过30年,北京市民会自豪地说:我们让健康的牙齿为自己服务终生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