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2

根管篇治疗反思

2013-01-21      来源: 秦菲博客   访问量:343    在线投稿

    心静路宽,宁静致远。
    是一种修养,一种领会,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恬淡清润的心态,从容不迫。今天的时代有太多牵挂,多了一些功利,多了一些浮躁,如绳索一样束缚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课是:学着让自己静下来。在静中,深远的思索问题;在静中,反思与总结。
    现代根管操作技术理念及器械应用,本身的丰富性让人眼花缭乱,从上篇根管的锥度下侧方加压与垂直加压后,一直涉及修复学习和正畸学习时间比较多,根管的临床操作都有相应的在做,做的有限,理解的有限,要提升的还有很有很多。
    准备要写的这篇操作反思后,前后也准备查阅了很多实用性较强的文献、读本和日常笔记,因本身水平,一边准备资料,一边整理图片,边写边改进,这也是小牙一个月一篇的原因。没有相对高度和水平做些什么权威论述,这个阶段更多的在这与各位朋友、口腔临床同行分享和交流。大家的见解和所述是宝贵的,也是常言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原因。

    人有两耳、两眼、两手,一张嘴;当多听、多看、多做,再去说。
    口内RCT适应的症状繁多,患者各个诊断(初、复诊)时期,病程阶段不一,从而根管治疗的不确定性高,我们日常都在做有关根管的各种操作等:术前沟通、诊断确定与术前评估、洞型控制与开随引流、视角范围与直线通道的建立、引导通路与畅通根管、常规与非常规预备手法、各种预备系统锉应用与交替辅助、根管冲洗与回锉的时机、疑难复杂弯曲和钙化根管处理、根管内用药与暂封物的适用、复诊与治疗时期的掌握、精细化设备与器械辅助、充填时机与形式、充填完成与后续修复的考虑、新材料新产品应用、根管再治疗(手术与非手术再治疗)…等等。   单一例举其中一个问题,都需引起重视。博客、论坛、讨论群里为之常言、热议、驳论,这也会是以后很长时间里根管不变的焦点。小牙自身也在完善这些细节方面的处理,提出以上,并不是小牙在此方面多出色、精通,是为了分享与交流,共同努力继续提高。
    虽然重视细节的趋势是好的,但并不能从一而就,临床标准以实验科学论证为依据,但操作以患者为重心,衡量其中的平衡和经验,术者、操作医生更多的将是自己去掌握、控制,其他不便多说。
    这篇根管篇治疗反思从沟通篇、操作篇、术后篇小结叙述简单叙述了一些常见性问题。望各位前辈、同行、朋友多多指示和教阅。
    沟通篇反思:
    ————患者的初期印象和对治疗的了解程度

    综合的提高自身沟通和洽谈能力是医生时世下的必须..
    多数患者初诊至口腔诊室、门诊,对牙齿疼痛或各项治疗方面知识了解层次高低不一,有从朋友亲人(有治疗史)那了解,或社会综合各渠道(专业报道、道听途说、宽泛的网络等等)方面了解到牙齿相关的点滴。很有患者是第一次接触牙齿方面的治疗,紧张不适。
    不同程度的患者群所表现的态度显然不一,相当一部分人数中,综合对牙科医生的社会形象描述并不感冒,磨牙的尖声不适、拔牙的牙钳小锤、洗牙的滋滋酸疼,似乎口口相传在患者间,看牙成了患者受罪的体验。
    尤其在第一次为一个患者初次沟通前,患者在咨询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治疗方案时,多点耐心,询问细致,交流方式得当。与患者的初次不是夸夸其谈自己的医技,也不是在一股劲得询问中开始你的治疗…尝试让您的患者放松下来,是您沟通的基本,交流与洽谈,轻松的氛围和放松的状态,这样的医患沟通建立才是必须。
    作为患者方面,除了求诊的目的之外,自身对其接诊操作医生也在“打量”,通常都会在医生的行为、语言、交流中找到肯定和信心。默认、接受、采纳你的相关诊断结果和操作方案。所以说医患初期轻松的沟通平台和信任机制的建立,促成彼此的良好印象,必定为RCT根管治疗打下了基石道路。
    ————患者有无治疗经验

    各个患者的所需处理的问题是不可预见的,在落实要进行治疗计划时,沟通与检查确定患者有无治疗经验,其实有其独特的意义。有没有同样的治疗经验或者口腔方面的治疗经历,决定了术者对相关操作细节的拿捏。
    1)  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积极配,尽量保持松弛状态;
    2)  术者在口内操作时患者有感觉恶心、咳嗽不适等,需暂停操作、休息、吐漱,让患者通过“举手示意”等安全、小幅度动作告知操作者;
    3)  避免自行的“突然行为”,以免造成器械滑落入口内、尖锐操作器械的刺伤、高速手机运转的损伤等
    。。。 。。。
    这些等等小细节都应跟患者有讲述,告示其重要性。并且发现,无任何治疗经验的患者,在一些口腔报道事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对于没有过治疗史和初诊的新患者,对根管治疗的长时间操作表现出不理解,也会有消极、不满情绪,此情况下,发现患者的配合度降低,张口疲劳导致操作受限等等,因酌情在不减少标准规范步骤情况下,对患者分次约诊完成治疗。
    临床中转诊、“二手”患者及复诊的患者,有治疗过牙齿相关问题或正处于治疗期间的患者,对术者一些操作流程有一定了解,配合度方面会好很多。
    因此患者有无治疗经验,术者应当酌情注意和应对。
    ————治疗前麻醉使用与全身疾患的适应症控制
    日常的病例记录书写中,在现病史和既往史中我们会记录,患者有无身体其他状况和治疗病史,过敏史等。因现代根管技术中无痛治疗的观念,*********物在口腔常规治疗中应用已经普遍。博文文字所述有限,这里不做具体操作讲述。(具体可见之前一篇“规范化操作 之 口腔内常用麻醉图说”,朋友可以去回顾),而对于*********物使用的并发症及防治,应当加以重视,尤其对于老年、小儿、体质虚弱及有心脏疾病、肾病、糖尿病、严重贫血、维生素缺乏等病的患者对行使麻醉及麻醉用药、剂量上有严格控制。而这方面也在考验口腔医生对全科知识的经验和熟知程度。
    上海展会期间有幸听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讲述“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的课题,综合所述了口腔内疾病与全身疾病牵连及影响。也提醒了小牙在口腔临床医学道路上,对医学综合知识引起重视,“口腔医生不能局限于28颗牙!”。这里先提起麻醉应用,后提及全身疾患的适应症控制,正值此意。
    ————开髓期间会出现的几种问题
    时常会温故学习彭彬的根管课件《根管治疗图谱》,其中对根管治疗的开髓讲解详细。
    患牙牙体的形态了解及检查——》估计开随深度——》穿通髓腔——》揭髓室顶——》修整洞型——》清理髓腔——》探查根管口
    教科书教会学生框框架架,,而其中的空隙是需要自己实地去充填、压实,好比世人都说“更上一层楼”的道理,都知道书、知识、理论、操作等是让人提升进步的方法,而踏踏实实去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真正为自己铺上基石,垫高,往上前行,更上一层。
    开髓的患者牙齿不可能都是标准教科书上的示范,临床中遇见的问题待解决的会有很多,同行朋友们都会遇到严重缺损、过度拥挤、扭转、下牙舌侧内倾、张口受限患者、修复体充填合面(树脂、银汞、前体)、不良修复体连冠(马里兰桥、烤瓷冠双端固位桥)及修复体桩(金属、树脂、纤维桩)等等。
    对牙体解剖的熟知和各牙位根管口分布的知晓是开髓的基本要点,操作久了经验点的养成,也为开髓减少了更多时间。很多教材中一直强调的钴针穿透髓角时的“落空感”来开髓,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落空感”的把握建立在一定的牙体结构的把握和长久的经验之上,车针一针往下穿透,一味的找落空感,在遇到充填再治疗患牙、老年患牙、复杂变异患牙等情况,髓室顶与髓底界限不明显,此方法显的无力。对于此种情况应当使用的开髓方法是“分层磨除”,在此基础上注意开髓范围、深度和开髓的落空感。
    ————开髓时间的控制及患者易感程度
    从麻醉注射后到常规开髓(根据患牙情况是否行麻醉下治疗,以无痛治疗为出发点),以短暂的时间简洁熟练的完成我们开髓的过程,将为后面得治疗搏得时间。
    我们理想的开髓基本完成这样几个内容;
    1)  外形的制备——》对于开髓口得建立,我们必需考虑到后期患者修复方面的意愿,所以必要时,为减少磨除过多的牙体组织,前牙将开髓口置于唇侧近切端位置。通常患牙在X线片分析后完成开随。
    2)  便利形的制备——》外形的调整:开髓通道建立后,去除髓室顶的同时,也探寻根管口得分布,以此确定开髓后洞型。扁三角形、菱形、四边形等。
    外形的扩展:保证器械在后续根管预备中,持握器械柄部的医生手指利于操作,接触根管壁的器械******部分方便进入,常在髓腔局部作一定的扩展。以建立良好的视角范围和预备器械直线通道。
    3)  龋坏组织和不良修复体的去除——》对开随过程中龋坏组织和不良修复体,现代的根管理念“清创原则”:1.尽可能用机械性方法去除窝洞内腐坏组织和细菌
    2.去除可能导致牙冠变色的着色牙体组织(前牙根据情况处理)   3.去除可能导致微渗漏的潜在因素  
    4.薄壁弱尖,无支持强度及提供固位能力的悬离釉质和牙本质也应当去除
    4)  髓腔的清理——》清理髓室内所有的龋坏组织、碎屑、和残渣,都必须清理干净,配合使用冲洗液和挖匙等进行清理
    在患者易感程度方面,尤其第一次求诊治疗的患者,多对手机口腔内操作磨牙等极其不适应,并且一些牙髓炎、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的患者,本身疼痛难忍的过来求诊,更要避免根管治疗操作期间激惹疼痛加剧(炎症急性期*********物注射后,麻醉相对效果反应迟钝)。
    为了第一次操作留给患者更多负面情绪的影响,可在麻醉后,开髓穿通露及根管后建立一定的封药或引流的通道,待下次复诊后继续完成开髓揭尽髓室顶,修整洞型等。一是患者******没有感觉太长时间和太多痛苦,留下较少负面情绪的影响;二是促进了患者复诊时的信心和积极性。
    ————个体化患者治疗的方案
    个体化患者是指治疗中遇见的一些特殊患者,患者表明了治疗意愿,但仅告诉术者进行简单处理止疼就可以,而又听不进医者的治疗建议和方案介绍;
    和一些医生闲暇时聊天谈及自己遇见的一些个体化患者,其中一位开玩笑说道:“一些患者过来就是为了止疼的,把暂时疼痛的问题进行处理后,患者自己感觉不疼就不会再过来继续治疗…”
    根据患者单方面的诉求进行治疗,其实这是我们操作医生不愿意看到的,但患者的一再要求,只能“根据意愿行使治疗”,也透露医生的无奈,也许口腔临床医生治疗的不仅仅是牙齿的疾患,宣传患者对牙齿的健康观念和意识才是长远,整体行业要做的还有很多,任重而道远。

    前不久初诊的一例患者,左上后牙疼痛半月余来就诊,简单问诊了解情况后口内检查,右上七合面修复体充填物远中咀嚼部分脱落,无叩痛、探痛,无冷热刺激;左上六合面龋坏较深,露髓,探诊疼痛剧烈,叩痛明显,松动1度,周围牙龈软组织无异常红肿,渗出较多,辅助X线片插针片证实患者远颊处髓室底底穿,患者简单交涉拔除,患者不同意拔除,声明止住疼痛,以后再说。
    沟通询问不拔出的情况下是否保守治疗,患者未能肯定,最终沟通没能达成。要求下简单冲洗清除髓腔内食物软垢后,适当降低咬合(<1mm),考虑渗出(探诊激惹渗血)问题,先行开放,嘱咐患者辅助消炎止痛(散利痛(视疼痛轻缓),、罗红霉素、替硝唑)药物。观察几日后再复诊。期间回访患者自述疼痛减缓,至今患者未复诊… …
    因患者本身理念和治疗的特殊因素,小牙一直保留着影像资料及初诊病例资料,也算是对风险意识的预防措施。临床中的风险规避应从自身意识和细节中逐渐建立。
    ————约定时间及对封药时间的控制
    对于根管治疗的期间的封药有着严格的时间控制,医生在约患者下次的复诊方面,都会根据所暂封的药物考虑具体约诊时间。
    这里说下常用的无砷失活剂,氢氧化钙两种常用封药的细节和问题。
    无砷失活剂暂封后,正常情况下因患者受体的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但疼痛不剧烈,数小时后可消失。这点应当向患者在封药前解释说明,如封药后剧烈疼痛,多因牙髓充血严重,穿孔处出血过多,使髓腔内压力增大所致。
    患者仍疼痛不适:

    一,可将失活剂用一丝棉球小絮包绕浸润在丁香油中饱和,再置于髓腔,均匀覆盖根管口后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暂封。
    二,封药前用小棉球浸润FC饱和后,吸去多余FC液,用小棉球涂擦露髓孔,使牙髓暴露面被麻醉,并易于止血,减轻封药术后疼痛。
    如发现渗血较多,尤其是高血压的患者,应先吃安抚止痛的药物观察1、2天,如充血和炎症得以缓解后,再继续封失活药物暂封。暂封的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 1.应调和后较软,便于充填密封;2.暂封勿使用过大力,勿加压充填,氢氧化钙制剂属于温和型抗菌杀菌剂,封药时间一定控制在1至2周。因其******封药后24小时之后有杀菌效果,一周后达到高峰。小牙常规封氢氧化钙加碘仿,以糊剂形式导入根管(超充少量可吸收),但之前根管预备必须严格冲洗液(生理盐水、双氧水)大量交替冲洗,回锉,再冲洗,棉花条干燥隔湿,吸潮纸尖干燥根管。
    包括CP、FC、戊二醛根管消毒药物(渐渐减少使用),以及非常规使用的甲硝唑、地塞米松、碘甘油、木馏油等,术者对封药时机和患者复诊时间的把握,将为后续根管治疗的充填建立契机。
    ————电话回访患者主诉和反应

    根管治疗术后的电话回访是术者对自身操作及治疗结果的检验,尤其小牙是个年轻的口腔临床操作者,对这方面比较在意和重视。
    实习实践工作业好,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医生也罢,经手治疗的患者其实本身就是自己财富的累积,为你的临床经验积累和治疗准确严谨性打分。
    回访患者今天处理的内容,回访电话中温和的方式询问术后反应及疼痛不适情况,有状况的患者及时记录和思考,操作中以此进行改进和提高。
    很多年轻同行,实习,应届毕业生在口腔群里、QQ上交流,也有的询问小牙如何提高自己,其实小牙本身也是个后起门生,资质尚浅,所以回答时,只说了两点:
    1.青年临床工作者应当从自身所在环境和所处理的患者身上找出路,博得思路才能进去,一味看别人自身不思考必定不能前行,前者自身所在环境,要看你是否充分使用环境中的条件,从而锻炼、提高自己;后者所处理的患者,是你是否静心做到重视每一个自己的财富,总结操作取得经验。
    2.静下心来,去看看“青年牙医如何取得患者的信任”这篇文章,会给你一定的提醒和告示。
    技术篇反思:
    ————面临复杂根管常规(与非常规)手法及器械的配合使用
    记得前面的博客文章中,小牙的第一篇总结了“RCT根管常见问题与处理”,对于根管操作所遇见的问题结合根管课件,资料作了一些总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博客温习回顾。
    “RCT根管常见问题与处理”文章提及常规问题的处理,这里再说说非常规手法及操作,就口腔临床而言,所面对的是广泛的大众患者,我们处理患者方面,可能患者诊断、处理相同,所得到的处理效果却有差异,RCT根管治疗不是想着把根管做通畅,预备、充填以求得到完美的X线片影像,我们仅能做的就这些吗?
    在各种根管处理中,本身就是在总结探索,思考出路,跟进新的操作理念,适用新的操作产品和器械,就是非常规。最形象的比喻就是正畸矫治,大家的目的相同,但矫治系统,产品材料运用上并不相同。百年前,ANGLE先生不拔牙的矫治理论在当时是常规治疗手段,但之后他的学生TWEED、BEEG推翻了他的观念,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大师研究创建了太多的矫治方法,正是有这些人思索走在非常规的道路上才有了今天的百花齐放!
    以前的根管治疗器械里,只有扩大锉,有操作医生自嘲那是:“一锉通天下的时代”,随着观念提升和技术引进,弹性C锉、手用大锥度镍钛锉、机用再治疗镍钛锉等等,新的材料的使用和新器械的运用,告别很多局限的操作,给值得我们工作在临床的朋友一同追求甚至推动根管治疗的发展和进步。

    几套预备操作流程的献上与大家分享,更觉得现在操作医生的路是宽广的大道,有恒心、有想法,重实践,不守旧,常规与非常规的治疗都将在你的手中精彩呈现。
    ————X线片与根管测量仪的辅助
    牙科常见疾病包括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炎、牙外伤、牙牙根折裂、多生牙及阻生牙等,其诊断除根据病史诊断和临床体征外,很多情况需要X线片影像辅助确诊,这里因常规接触,所以再次提出X影像片得重要性。
    根尖片:分辨率高,辐射剂量小,对于多数牙体及牙周根尖疾病做出诊断。根管治疗中运用频繁。
    曲曲面体层片:一次扫描可同时观察全口牙列及上下颌骨诸多疾病。

上述三张分别是前牙、前磨牙、后牙三张插针片,精确的根测后检查确认根管长度。
由这些X线片我们谈谈根管治疗的X线片::

    根管插针片的魅力展现。“8根管?”
    上述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并非8根管,因投照角度和投照时的移动造成的精彩显现。
    X线片上易忽略的病变:其中根管的解剖变异是根管治疗失败原因之一,诊断丝插入根管,根管影像都应位于牙根******,医生可通过改变角度,进行偏位拍摄,以明确诊断。
    牙根纵折、牙外伤、牙根吸收、根管内器械分离等都可以通过此进行鉴别诊断。
    很多操作医生交流如何拍好一张清晰明确的X线片,其实就X根尖片来说,原理并非复杂:

    将感光板与牙齿长轴平行放置,X线中心线与牙齿长轴和光板同时垂直,投照时应使感光板固定装置维持感官板,X线中心线和局部拍摄牙位三者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稳定、重叠, 投照方法时牙齿与胶片(小牙一直用的是连接电脑共享查看)的距离增加,X线球管与牙齿的距离也相应增加,所形成的影像失真较小,能真实的显示牙齿的形态,更准确的反应牙齿局部情况。
    通常根管治疗的插针、根充等X线片,也可通过颊向偏位投照的方法获得详细根管数,根充效果等。正中水平位、远中向近中位、近中向远中位投照可得到相应的X线片效果,以详细检查根管治疗每步环节。
    同时根管测量仪的使用,功不可没!

VDW Raypex 5’
————规避操作中所面临的“尴尬”“失误”

    这是一个接手复诊的患者,上次的初诊是一位临床实习生所做。问诊后得知上次做了根管治疗中的预备和封药,今天是第三次复诊,在翻看患者病例后,调阅X线片信息资料,X片现实舌侧根下1/3断针。
    此病例尴尬在于:患者自述“上次操作医生描述发现三根管,有一个根管说有钙化,通不下去,所以封了药让我回去,到今天复诊。”   因患者自身牙周病较为严重,但该患牙自述无其它明显症状反应,轻度松动,对断针患者也并不知情。所以说与不说,怎么处理方面显得尴尬。
    分析此情况后有了大致以下思路:与患者沟通其牙周病的严重性,结合此患牙X线片分析,治疗过后患牙使用时间并不能保证长久,此类型患牙治疗的效果预后较差,有复发炎症及牙周病引起松动度加重的可能性,不排除严重最终需要拔出得可能性。患者表示接受,沟通后继续“保留治疗”。
    清理暂封物后,探查根管,发现近中MB2双根管,MB1通顺,MB2根中下1/3钙化,舌侧根管下1/3断针,远中根管通畅。尝试舌侧根管断针处上端有台阶,断针处旁路多次尝试建立未果,后根管测量根管长度后预备,行根管充填,充填X线片检查有所欠缺,不尽如人意。治疗完充填后结束后,医嘱患牙的使用注意事项,约诊患者观察数周后复诊,同时可行拔出此患牙前后残根。  隔日回访电话询问无明显症状。
    “尴尬”“失误” 于他人,于自身,都会发生,临床医生经常处理各个阶段的患者,所面对的问题“岑出不穷” “应接不暇”,处理前方案的遇见和综合各方面的考虑,重视分析,医患沟通,再行治疗的原则。
    对于这方面的处理各位朋友都有相当多的经验,有机会也想学习听取各位的处理和经验。
    ————对患者治疗期间突发因素的控制
    患者于根管治疗过程中,包括根管治疗期间及行根管充填后,由于种种原因都可能发生疼痛与根尖周的肿胀。患者复诊时抱怨回去这几天始终是有疼痛不适,这也是临床都会遇到的。
    文献中解释这是根管治疗中的急性发作:轻者患者可有疼痛反应,检查患牙可有叩痛,轻度松动,根尖区压痛;重者,患者疼痛剧烈,患牙可有明显叩痛与松动,局部肿胀,严重可导致急性蜂窝组织炎。
    个人觉得根管预备不当是发生发生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主要原因,开髓过程中髓底的破坏和侧穿;未有精确的根管工作长度定位,根管器械超实际工作长度预备,激惹根尖周组织,并将根管内感染物质带入根尖周组织;根管预备方法及手法的使用不当,将根管内含袭爵及组织碎屑、感染物推出根尖孔,激惹疼痛。
    根管冲洗是,针头进入根管过深,加压力量过大过急,冲洗液溢出根尖孔,造成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根管内封药时,根管内封药种类的选择,封药量和时间的控制,都可能造成封药后疼痛。根管充填后对于牙胶尖或根管糊剂的超填,都可能刺激根尖周组织,引起疼痛和根尖区的肿胀,对于充填的时机是否恰当(有无叩痛,渗出等)也是造成充填后疼痛的直接关系。

    还有患者自身的治疗方面的突发因素:未及时复诊、耽搁复诊、未复诊等等。
    ————问题出现后的弥补和措施          
    沟通可以规避治疗间的一些不悦和纠纷;技术中根管不完善的非手术再治疗和手术再治疗;还有便是是对患者的责任心态,内在的好坏患者不懂,看不见,一些瑕疵和失误的弥补、再治疗。完全在于医生的责任心态。
    本想从沟通、技术和责任心态方面讲述弥补和措施在具体写上,但感觉小牙本身临床操作也有不健全或失误,在弥补和措施上自己也在摸索,想做的更好,日后有一定基数的累积再补上此节分享交流。
    ————个体化治疗与应对措施

    博文看到这难免眼睛辛苦,来轻松点说上述一年轻患者右下7、8的X线片影像。患者有保留意愿,但想听听医生的建议再考虑。
    看了此X线片各种不同的态度:
    种植科:拔除7、8,愈合恢复后,做种植,条件不够再考虑植骨等考虑;
    口内科:(大费周折)可患者保守治疗意愿,7做根管治疗,同时7远中MTA修补远中管壁,观察预后条件,视其恢复条件再拔除7。
    修复科:拔除7,恢复愈合后,种植或活动、固定义齿修复。
    正畸科:拔除7,根据牙槽骨条件正畸近中牵引8至7位置,代替7恢复咬合;或正畸竖直8,为固定修复桥冠做基牙。
    儿科:这种牙有保留意义?怎么保留?… …
    科室可能反应不一,但最后的处理只有一种,却都不是以上所述。
    患者根管治疗同意做,没接受MTA,患者表示患牙先用着,不行了再拔。患者两周后因疼痛不适复诊… …
    从每个人的出发点去想象问题,答案都有差异,个体化的治疗和应对措施不仅术中,术后也同样注意弥补措施。对于这种患者,通常要做详细的沟通,方案都会逐一跟讲述详细,听取患者最终的采纳。并可通过同意书形式约束。
    操作病例:

    术后篇反思:
    ————治疗完成后续方案的告知与建议
    在听讲课时有观点总结说到:根管治疗完成,到后期的充填与修复完善,患牙的保存与受用,才是真正一个根管治疗的完美完成。
    因此口内根管完成后,沟通患者对治疗后后续相应充填与修复的意见,与此同时,告知充填与修复的各种形式和优缺点,给出最合理、适用的方案(前面博文中1:1:1理论),从患者方面出发,给出一些诚恳的建议。让根管治疗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你的告知和建议必定会让其走的更远。
    这里涉及到告知和建议,小牙想提及两人:
    北京马强(临床前辈)所言:没有**的,只有最适合患者的方案和建议。有此可以说明临床医生在给以患者建议方面的策重点,这也相辅相成他的另一句:做大,做强,不如做久。
    山东周医生,小牙前不久去了那里临床观摩学习几日,严谨规范的操作和注重各个细节的治疗。受益匪浅,其中医患交流知情权的重视程度,让小牙开始反省此方面欠缺和不足。
    社会进步,人的观念意识提高,变得严谨,知情权的落实收益的不仅是患者,还有医生、环境、行业。综合医院做效益,口腔门诊医院做品牌口碑。这种情况下再有不在乎的意识,把患者当二傻,后果大家知道的…
    ————特殊病例、失败、尴尬病例的寻访和复诊
    特殊病例,失败、尴尬病例的处理要比一例普通的根管治疗意义更高,更深远,人们说在失败中总结并非一句空谈,做好此类型患者根管治疗后的寻访和再次约诊检查。跟踪患牙的治疗后使用与适用,以便完善前期造成的不足再之后彻底避免和降低发生。
    ————回顾治疗与总结医患沟通
    患者走了,还有再来,犹有尽时?有种莫名“春风吹又生”的感觉…除了一例病例完成可以放松操作时带来的疲惫,享受劳动的分成与相对的利润,医生还得到了什么?一例病例犹如一次熟练度的增加,一次检验的累积,一次处理方案的设计,一次医患沟通形式与技巧的掌握。可能你处身临床,没有感觉这么多,而事实,你的确在做这些,有无留意与用心,决定了你是一个用“手”工作?还是用“头脑”工作的口腔临床医生?
    回顾治疗带来的“无形财产”,总结医患沟通的经验和技巧。便是更高更远的腾飞和自我提升。
    (上述图片资料均是小牙临床操作和资料记录,转载标明出处,谢谢!)

    五月份比较忙,所以迟迟才发此博文,此篇过后,会再写根管方面的另一篇文章,有关弯曲度及其治疗修复操作应用、关联。并会尝试写篇有关口腔操作流程及管理设计。
    博而多一份广识,多一份广研,也多了更多思路,多了更多同行朋友,目前也结束了实习实践的工作阶段,五月结业考后便继续开始工作,未来的路很长,秦菲(安徽小牙)与大家一同交流学习分享中进步,共勉!
    仅以此文感谢:
        玉蕙的朋友,辛勤的医护人员对小牙的启发和支持
        宋哥的思路上的引导、操作中演示教导和支持
        口腔临床前辈、朋友交流、分享和支持
        口腔医学网的平台分享机会.
        《根管操作图谱——彭彬》精彩中的感悟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