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家门口的中医师“粉丝”多 闸北培养一批社区中医人才

2012-12-30      来源: 解放日报   访问量:187    在线投稿

  “前两天晚上睡觉落枕,大清早起来发现不对劲,赶快去桑医生那里看,被他捏了几下就好了!”

  “桑医生灵光咯,上次老头子腰疼得直不起来,桑医生推拿了几天,到现在也没犯……”

  闸北区彭浦镇街道的老年活动室里,两个阿姨一边编织一边闲聊。她们口中的桑医生,是闸北区小有名气的桑久华。这位岁数不大的“老中医”,在社区有成百上千“粉丝”。他也是近年来闸北涌现的一批“社区名中医”的典型代表。

  步入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楼布置得古色古香,清一色仿古家具,雕花门窗。走进桑久华医生的诊室,一股艾条清香扑鼻而来;针灸、熏蒸、推拿、外敷,各种中医仪器设施一应俱全。身材高大的桑医生正为一名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推拿,看上去用力不大,额头却已微微渗出汗来。

  桑医生门诊门庭若市,多时一天看上100多号,少时也有四五十名病人。在闸北,多个社区中医科同样热火,有的社区中医门诊号甚至需要预约才能“抢到”,热门程度不亚于大医院名专家。闸北区卫生局局长叶强认为,“社区担当‘健康守门人’,中医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向来受居民欢迎。”

  社区守门,关键在人。闸北区先后开设了三期社区中医医师骨干培训班,还与闸北区中医医院、市中医医院对接,大医院专家下社区指导技术、输出技能,培养了一批能解决居民实际问题的中医人才。康女士皮肤溃烂,多家医院诊治不见效,来到崔忠善医生门诊,中药调理大半年,奇迹般痊愈;老周多日低烧不退,抗生素挂了二十几天也不见好,王骏彦医生用药数日,热度退了……

  当下中医科室招人难、留人更难。给社区中医医生更广阔发展空间,闸北区卫生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合作协议,鼓励社区中医医生脱产培训,个人申报科研课题,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桑久华获益匪浅,他擅长的“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被评为区内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本人也成为上海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员。

  桑医生诊室前有块五六平方米的小小空地,是许多病人驻足的“百草园”。冬日湿冷的土壤下,已埋好了薄荷、藿香等上百种草药的种子,“来年,我们就地取材,患者更方便啦……”

  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教授:健康“守门”,康复不可缺。中医在这个领域有较大优势,但上海中医人才本就不多,许多人院校毕业、规范化培训后直接进入大医院,社区中医人才稀缺,尚不能满足百姓实际需求。闸北区鼓励培养中医人才的做法,可供其他区县借鉴。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