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剑烽;范小锋;朱震东 来源:新民晚报 |
普陀区卫生部门为期半年的捣游医老窝行动昨天告捷,39个被“连锅端”的无证行医点中,诊疗牙齿的有26个,占67%。今天上午,记者从上海市卫生监督部门证实,近年来,本市共取缔无证无照游医600多家,“看牙的”大概占了一半。无证牙医为何屡禁不绝?
“行头”不足2000元
记者在一间门口摆着“镶牙”招牌、两室户的民用住宅内看到,三四支一次性口腔器械被浸泡在自来水中,另一张桌上放着两个牙模石膏。一批包装陈旧的头孢、阿莫西林等药物叠放在桌角,有的已过保质期,有的接近失效。一个破旧的簸箕内,扔弃着不少棉球、牙签、******瓶等。而从刺鼻的味道中,执法人员判断使用的是工业酒精。这一对来自江西的夫妻档“牙医”,没有任何行医证明,其行医“行头”投资不足2000元。
最高日赚800元
除设备简单成本低外,利润丰厚更是无证牙医“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据一名被查处的来自福建的女“医生”交代,她原先是钟点工,后来见老乡给人补牙,每天有300多元收入,便跟着学了一个星期,挂起了行医的牌子。遇到镶牙的,11颗烤瓷牙收费500元,“比医院便宜一半以上”。女“医生”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有些洋洋自得。同时她承认,由于“手不熟”,有时会发生假牙脱落。遇到上门吵闹的,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或打折退钱或重新补镶。也许因为“出门认账”,附近居民都认为她“蛮有信用”,生意越来越好,最高一天能收入1000多元,而成本不过200元。
“一逃了之”后患多
据调查,光顾这些无证牙医的多为老年人和外地打工者。尽管知道镶牙、补牙有时会发生牙龈出血和黏膜损伤,如果消毒不到位、操作不当,会引发其他疾病,但找游医看病的人似乎都坚信:不会轮到我倒霉。据了解,镶牙引发的医疗纠纷在无证行医者中相当普遍,“主要是牙模材质不佳,容易造成假牙脱落”,许多无证牙医一旦闯祸,便“一逃了之”,而投诉无门的受害人只得转向卫生部门告状。“采用被淘汰的口腔设备,用的又是工业或碘酒精,无证牙医的危害绝不亚于专治性病的‘老军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