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患者对牙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性格也较固执、要如何向他介绍预防性的治疗等、这其间、一件重要的事是让患者明白事后处理和事前防范区别的重要性。 有一个成语叫“曲突徒薪”,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柴火。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须移开,否则将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不以为然。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赶紧跑来救火,火被扑灭了,主人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柴火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其实,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会有火灾。这个故事你也可以讲给患者听。当然如果是理解能力不强的患者就不用讲这些。有区别。 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比事后再来摆平问题更为珍贵。牙齿的损害,在发生过程有一些表现、医生是可以看出来而患者本人大多是不懂或没有引起重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有过牙痛的经历、为了便于表达、用数字值来表示。比如有些患者的牙痛症状刚出现的时候、假设说是只有2分痛的数字值、在这个时候他大都不会去医院或诊所治疗、为什么?因为到诊所看牙会有5分痛、或医院、他没有时间到医院排号、另外、到医院治疗花钱会比较多。医生会采取医治措施、治疗中有可能会加大牙痛、所以、当两个方案都痛苦的时候、毫无疑问、他会选择痛苦值较轻的那种。 当这个人的牙痛痛得很历害以至他自己受不了的时候、假设有8—9分痛、他一定会去医院或诊所治疗、这时候、医生会对他使用所有的招数、就算把这颗痛牙给连根拨掉、他都愿意忍受、因只有5分痛的值。如果不接受预防治疗或治疗所造成的后果将达到有8分痛、那么患者一定会选择接受、正确的预防措施或治疗、虽然掏钱接受正确的预防措施或治疗有点心疼。 比如牛不喝水强按头是没用的、关键是给它制造喝水的需求“牛不喝水强按头”是一句谚言、说的是强迫某人做某事、这当然是做不到、但我们可以想办法让牛主动喝水。第一、牛牵出去劳动、劳动出汗后、牛自然会喝水、以补充身体内的水分。第二、在牛草料里放点儿盐、牛吃草后自然会产生饥渴、有了饥渴也就有了喝水的需求。 此例可以借鉴、要想让人主动做某件事、必须给他创造一定的需求、就像人们买东西时也是有心理需求的。而医生与病人的沟通的就是要把患者的病情或潜在危害性给明显化、给摆出来、让患者心中模糊的概念给明显化、这样我们就起到了沟通的作用。 而知道这些、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有这么一个启迪例子、在我们的家里、有一挂钟、如果这个挂钟挂歪了、你第一个反应动作是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会说“去把它扶正”而且是不用别人提醒、自己也会马上这么做、为什么不用呢?因为这是自己的家、因为东西歪了看着不舒服、对不对?即自己潜意识中有一个平衡点倾斜了、所以有一个理念就会产生、即人们内心有一个正确的镜像。 如果现实出现了反差、歪了、也就是心中的平衡点偏差了、就会产生认知不和谐、这时人们就会感觉有种烦燥、压抑、不安的感觉、甚至会因些产生一种冲动---把它扶正、并且、这种动力是自动而发、立即实施行动性强。 当一个人能够自动自发、自行负责到把现实与心中的镜像吻合时、这个人的动力就归零、这时、他会觉得舒服了、觉得不用再去管那个钟表了、人们的内心是这样、沟通也是这样。待续……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