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桩核做的越来越多。
纤维桩越来越多。
王方福大哥一直都思考了。
我,就会扯淡。
扯点桩核的淡吧。
1,为什么要做桩核,也就是做桩核的目的。
做桩核的目的,无非一是:固位,二是:传导应力。
至于增强抗力,似乎是一个美好的传说。也就是说做个桩核加固牙齿,说说而已,当不得真。桩核没有加固牙齿的作用。
所以,选择是否做桩核的依据,一般是剩余牙体组织的多少,比如还剩几个壁,有3个壁的话,而且有一定的厚度,一般是不需要做桩核。如果只有一个壁,而且厚度不足,往往是需要做桩核的。
2个壁呢?要做桩核吗?你猜猜。
往往根据牙体的厚度,来选择。当然做个桩核似乎更靠谱一点儿。
2,选择什么样的桩核。
似乎这些大家已经烂熟于心。但是似乎又不是如此。
桩核分哪些类呢?大概按照材料分一下吧。
1,纤维桩:石英,玻璃,碳纤维
2,金属:镍铬,金合金,银合金,纯钛
3,瓷:氧化锆,铸瓷
怎么选择呢,纤维桩似乎大有横扫一片,此桩一出,谁于争锋 的架势。
优点很多:美观,预成,一次完成,弹性模量和牙本质接近。等等。
那说说选择桩核的依据吧,有了依据选择起来就比较有方向。
往往选择的时候考虑的东西比较多,但是分个主次,选择的时候做取舍的时候。
当然要取主要的,舍次要的。
主要的是什么:牙齿和修复体的长期保存,功能的恢复。
次要的是:美观,MRI影响等等。
3,纤维桩的不足
不足1,弹性模量低,弹性模量和牙体接近并不完全是优点,这样应力传递的过程中,往往起不到传递应力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牙齿应力**的是牙颈部,楔缺正是因此产生的。当牙颈部牙体组织够多的时候,足以抵挡这些应力的时候,是不需要特别的传递应力的。这时候桩核的选择也就比较容易。
而很多的时候牙颈部的牙体组织不足以抵挡这些应力,就需要把这些应力传递出去,比如传递到比较强壮的牙根中部和根尖部。这时候就需要选择弹性模量高的桩核,如金属桩核,氧化锆桩核等等。
不足2,预成,固位力不足,因为纤维桩更多的是靠粘结力,没有很强的机械固位力。所以当牙体组织不足的时候,或者粘结不良的时候,桩核可能出现脱落。这时候加工厂定制的桩核密合度更好,能够提供很强的机械固位。
不足3,强度相比其他桩核低。
4,各种情况的下的选择
1,牙体组织足够,如足够的2mm的牙本质肩领,这时候纤维桩无疑是**的选择,优点都展示出来了,主要次要的问题都兼顾到了。
2,牙颈部牙体组织不足,牙本质肩领不足,如果恰恰又是下前牙,纤维状的强度,弹性模量,固位力等等,都有所欠缺。这时候选择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金属桩核,如镍铬合金桩核等,似乎是个 更恰当的选择。
3,牙颈部牙体组织不足,肩领不足,但是牙根比较强粗壮。比如上中切牙,尖牙。可以选择金属桩核,美观要求高的话,可以选择氧化锆类的。总之,要选择高弹性模量类的桩核。把应力传递到牙根部分。
4,最麻烦的情况,牙颈部牙体组织不够,牙根也不够强壮,长度也不是很够。比如再治疗的情况,拆桩后的修复。这时候牙齿各个部分都比较薄弱。
纤维桩可能脱落,金属桩核可能导致根折。
办法总是人想的。
书上说可以选择根管壁再造,似乎是一个办法。
另一个办法就是:加工厂定制纤维桩。大大提高了纤维状的密合度,也大大提高了机械固位力,也提高了粘结力。保持低弹性模量,也不会增加根折的几率。至少是一个选择。现在很多加工厂提供这项业务。
和制作金属桩核一样的步骤。
5,桩核的深度
牙体组织足够的时候,深度不是很重要。往往达到根中1/2,就足以提供固位力,也不需要太多的传递应力。
牙体组织不足的时候,需要尽量的把应力传递到牙根部分,也需要更好的固位,往往是越深越好,保留4mm的根充物。但是有个问题是纤维桩,到达根尖1/3的部分牙本质小管很难打开,并不能提供更大的粘结力。
6,纤维桩的粘结,这个比较复杂,今天就不扯了。有空再扯吧
网线还是断的,说路由器坏了,换了个新的,还是断的,有空配些图片。
就扯到这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