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或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现象的发生非常常见,对其原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正确处理的基础。对于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不良要首先明确其原因是属于卡环固位问题还是基托固位问题。对义齿固位不良的诊断或鉴别诊断主要是判断清楚固位不良的类型、找出特定原因,并根据其原因作出正确的处理。
固位类型
|
义齿固位不良发生的特点 |
发生原因及口腔检查 |
处 理 |
卡环固位不良
|
弹跳
|
卡臂尖未进入基牙的倒凹区,而是抵住了邻牙,咬合时基托与黏膜贴合,开口时卡环的弹力使基托离开黏膜
|
修改卡环臂
|
翘动、摆动、上下动
|
卡环体与基牙不贴合,间接固位体放置的位置不当,(牙合)支托、卡环在牙面形成支点,卡环无固位力
|
修改卡环与(牙合)支托,或重新制作卡环进行修理,或重新制作义齿 |
基牙固位形差
|
基牙牙冠小或呈锥形,基牙牙冠正常但无固位倒凹 |
应增加基牙或改变卡环的类型,以利于固位。 |
基托固位不良
|
当口腔处于休息状态时,义齿容易松动脱落 |
基托组织面与黏膜不密合或基托边缘伸展不够边缘封闭作用不好
|
采用重衬或加长边缘的方法解决
|
当口腔处于休息状态时,义齿固位尚好,但张口说话、打呵欠等功能运动时义齿易脱位
|
基托边缘过长、过厚;唇、颊、舌系带区基托边缘缓冲不够,影响系带活动;人工牙排列的位置不当,排列在牙槽嵴顶的唇颊或舌侧,影响周围肌肉的活动;义齿磨光面外形不好等造成的;垂直距离恢复过高
|
应磨改基托过长或过厚的边缘,缓冲系带部位的基托,形成基托磨光面应有的外形,或适当磨去部分人工牙的颊舌面,减小牙齿的宽度。人工牙排列位置明显不当时或垂直距离恢复过高时需重新做全口义齿
|
固位尚好,但在咀嚼食物时,义齿容易脱位
|
存在(牙合)不平衡,牙尖有干扰,使义齿翘动,破坏了边缘封闭造成的;在下颌磨牙后垫部位基托伸展过长,与上颌结节后缘基托相接触或接近,或上颌(牙合)平面较低,当下颌向前伸时,上下颌基托后缘相接触,使下颌义齿前部翘起,也可影响义齿固位
|
修改时应进行选磨调(牙合),消除牙齿过早接触和牙尖的干扰,或将相应处的基托边缘磨短或磨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