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顾名思义,是一种参加社会保险的缴费凭证。参保人员凭此卡可办理住院、门诊和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刷卡,被称为“最后的救命钱”。然而在一些定点药店,却出现了社保卡“******化”的倾向。一卡通刷,不仅是名目繁多的药品,大量的生活用品、日用品也是照刷不误…… 药店:一卡****** “只要你的社保卡上有足够多的钱,你可以随便刷卡消费我们药店里的任何产品。”在城区一家药店里,市民王海洋听到导购员这样介绍说。 王海洋几个月前从单位那里拿到了标注有个人信息的社会保障卡,要不是导购员的介绍,他真还不知道这卡该如何使用。他从钱包里摸出卡,输入了初始密码后,导购员告诉他卡上有1030元钱,“有这么多钱,你想买啥都可以。”导购员一脸兴奋。 “不一定硬是要等到生病了才买药,一些常见的药品可以备在家里。”导购员游说道,既然王海洋已经进店了,导购员就希望他能多少消费一点。 在药品的一隅,王海洋发现这家药店除了售卖药品,还有不少的非药品:牙膏、香皂、洗发水、沐浴露,琳琅满目。“这些东西可以刷卡不?”王海洋试探性的问道。 “咋不可以喃?”导购员语气肯定的说。 一卡通刷,不仅在王海洋身上发生,不少市民都深有同感。 在某单位上班的陈静说,有一次她去药店买药,营业员大肆给她推销产品,“反正刷卡,买回家慢慢用。”陈静也没多想,便开始海量选购。末了,营业员说,有一款洗发水很适合女性用,“我还不是就买了。” 记者连日对城区一些社保定点药店暗访发现,这种现象的确存在。“现在好多人都刷卡消费哦。”南岸绿洲家园附近一家社保定点药店管理人员将记者拉到门口化妆品专柜处介绍说,这些非药品照样可以刷。 比如,售价42元的同仁堂面膜;160元的大长今五件套美容品。 “好多人都用社保卡来买这些产品。”这位管理人员说,这些产品超市也有卖,但价格更贵,在药店买只要卡一刷,就可以提货走人。售价多少卡上就扣除你多少,不存在任何手续费,“只是在打印清单上没有你买的产品名称,只是一个总的消费金额。”这位人士解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我们以后去社保部门能够报销,如果标出了产品名,那么这些非药品类的产品就报不到账。” “我觉得也没啥,反正都是你消费。”在一家药店刷卡购买了一盒洗发水的黄先生说,有时忘带现金了,持卡消费更方便。 揭秘:刷卡套现 记者调查发现,在药店刷卡消费原则上是要持卡者本人,但在具体实施中却是“见卡就刷,认卡不认人。” 长期从事药品生意的彦兵(化名)透露说,有的持卡者担心卡上金额贬值,愿意刷卡套现。具体操作是持卡者与购药者一起到药店刷卡消费,最终购药者按购药金额的70——80%返现。“比如说我用你的卡买了1000块钱的药,最后我返你700—800元钱。”彦兵说,而他自己拿到这些药,很少是自己服用,而是通过一些特别渠道又转卖给其他人,从中牟利。 “那持卡者不是在中间吃亏了吗?”起初,有人听到这种套现的方式,不很理解。 彦兵说,要将卡上金额套现者一般属于亟需用钱,或者经济水平不太好的人群,面对卡上金额的“缩水”,他们也不得不变现。 彦兵的说法得到了某家药店负责人张青(化名)的认同。张青说,持卡者与购药者之间按多少比例返现这与药店无关,药店只负责刷卡,而不管这卡是谁的。但他悄悄说,药店也可以为持卡者变现,但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至少都是20%,低了就不干。”张青说。 市民杨女士告诉记者,她的父亲是重庆人,但在宜宾工作,社保卡也是只能在宜宾使用,现在父亲回重庆去了,她就想把父亲卡上的金额变现。但听了张青的介绍后,杨女士表示不能接受,“比例也太高了嘛。” 张青说,之所以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一则药店会有5%的税金;二则,现在相关部门查得严,药店方也不愿冒风险;另外,囤积的药品需要一个时间段才能售罄,资金难以较快周转。 当然也有人就将自己的社保卡变现。“我工作3年了,现在卡上才1000多一点,算下来每个月就只有几十块钱,虽说变现要损失点,但我拿到这些钱可以做其他事情,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员工说。 成因:“一卡通刷”很复杂 社保卡为何变成了******的购物卡? 8月28日上午,宜宾市医保局负责人何静波分析认为,首先持卡者本人有一卡多用的主观意愿,刷卡消费比现金交易更方便,而且卡上金额不刷就难以凸显其价值;其次,联网的社保定点药店作为一个营业机构,有它的盈利需要,目的是让消费者多刷卡,多花钱,因为非药类商品存在它的市场需求,药房自然不会纯粹卖药品,这从客观上为这部分持卡者提供了便利,双方一拍即合。 “这个卡上的钱本来就是我自己的私有财产,我自己咋个用,别人管不着!”在一事业单位上班的小刘说。 何静波说,小刘这种说法有他一定的正确性。何介绍,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了个人账户。 按照规定,职工本人工资的2%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同时,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比例划入个人账户:35岁以下按缴费工资的0.7%划入,36—45岁按缴费工资的1.2%划入,46岁以上按缴费工资的1.7%划入;退休人员按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的4.5%划入,等等。 而个人账户上的金额最终进入了社保卡,主要用于支付门诊医疗费用和用于支付住院医疗费用中的自付部分。 “对于参保人员因各种原因中途停保的,对已经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统筹部分归入统筹基金,个人账户余额退还本人,本人死亡的退还给继承人。”何静波说。这也为一卡通刷者寻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 有人士认为,药店本是销售药品的场所,为何非药品又摆上柜台呢? 药店方负责人肖先生解释,这是工商部门在规定经营范围时就已经许可了的,不属违规行为。 何静波说,目前宜宾市医保局只有18人,而属于市本级的定点药店就达137家,医院达63家,人手紧缺,监管难度较大。 “个人刷卡使用的是个人账户,这不会影响统筹基金的安全。”何静波进一步说,相比之下,关于统筹基金的使用程序就严密得多。 记者以患者的身份在宜宾市一医院了解获悉,想要刷卡消费,必须持卡者本人,不能替代。 呼吁:善待“救命钱” 何静波介绍,社保卡的推行,其初衷是方便持卡者在紧要关头将这笔资金用在看病买药的刀刃上,是个人的救命钱。而现在的******化乱象就违背了这一初衷。 市医保局医保科副科长袁家强回忆,去年该科就接到了3起这方面的举报投诉,后经调查核实,举报属实,3家药店退回了消费金额,并受到了相应处罚。 今年7月6日,市医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社保卡使用范围的通知》,《通知》要求,定点零售药店、医疗机构应规范经营范围和服务行为,不得为持社保卡人员销售支付生活用品、日用品等非药品费用;不得将社保卡中的个人账户金转变为现金。违规者将受到严肃处理,直至取消定点资格,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定点。 袁家强说,医保部门还将不定期的明察暗访,曾经对一家药店的此类行为进行了一个月不能刷卡消费的处罚,药店方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禁令之下,一卡通刷的暗流依旧涌动。 何静波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持卡本人的意识不到位所致。 “社保卡的规范使用,主要有赖于药店和参保人的自觉性。”何静波提醒市民,要珍惜医保卡里的资金,为自己以后不时之需提供保障。“每个人都有看病、住院的需要,这是迟早的事情,即使现在医保卡里的钱不多,但钱总是在积累,累积久了保障程度也相应增大了。” “我就打死不乱用,一卡通刷只是图一时之快,一旦紧要关头,卡上资金没了,那时后悔都来不及。”市民刘长贵认为,社保卡就像是蓄水池,细水长流,善待好自己的救命钱,也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