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军区联勤部机关医院的病房里,一群藏族同胞正围着一位老医生,排队给他献哈达。老医生面容慈祥,谦虚而风雅。他叫郭稚驹,今年73岁,已经为藏族同胞治疗地方性疾病长达50多年,被藏族同胞尊称为“活菩萨”、“我们的郭医生”。
扎根藏区20余载 1952年,年轻的郭稚驹参加了川医团训班。在国家号召下,他带着满腔热情来到甘孜州,开始了他20多年的藏区行医历程。 在少数民族地区,一种地方性疾病长期困扰着当地的人们,这就是包囊虫病。包囊虫是一种寄生虫,可以寄生在人体的肝脏、肺部里,属疑难病症。上世纪60年代,郭稚驹便开始研究包囊虫病,虽然医疗条件简陋,他却一门心思钻了进去。在其后的岁月里,经他治疗的藏族同胞数不胜数,很多人经过治疗而痊愈。 除了包囊虫病,郭稚驹还要面对其他各种各样的疾病。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他没有选择,什么病都得医。于是,他边学边医,摘除甲状腺、做脑外科手术、医治直肠癌、治疗骨结核、肿瘤……在郭医生的医疗生涯里,经他成功主刀的直肠癌根治术就有上千例,各种甲状腺手术超过万例。 由于医术精湛,医德崇高,郭稚驹理所当然成了藏族群众治病的不二人选。他在少数民族患者中拥有极高声誉,很多人都把他看成救命恩人。 带着心脏起搏器工作 上世纪80年代,郭稚驹回到成都,在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担任外科主任。令他没想到的是,很多藏族病人直接到成都请他治病。一批又一批的患者辗转找到他,有些患者看病甚至非郭医生不可。这样,郭稚驹又在成都继续为少数民族治病。 1996年,郭稚驹退休。但他没有闲着,又被聘请到成都军区联勤部机关医院继续从事医疗工作。医院成立了“成都市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病集中救治点”,专门为少数民族提供疾病诊疗,还为他们承担40%的医疗费。 很多人并不知道,今年73岁高龄的郭稚驹是带着心脏起搏器在为病人做手术。病人只知道,成都有个郭医生,找他看病又便宜又见效。知情者说,甚至有藏族病人在临终前要家人送他到成都专门请郭医生看看,只要郭医生说治不好了,他才安然逝去。 在医院病房里,记者看到了感人的一幕:一大群藏族患者和家属围着郭医生,拉着他的手千恩万谢。一些藏族同胞甚至不会说汉语,但他们心中却永远记得这位汉族“活菩萨”。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