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肛瘘病人的护理措施--2013执业护士考试

2012-12-05      来源: 爱爱医   访问量:149    在线投稿
    [导读]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后易形成肛瘘,脓肿形成是直肠肛管周围炎症的急性阶段。而肛瘘则是慢性期。

  【病因及分类
    (一)病因
    肛瘘是指直肠下部或肛管与肛周皮肤间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常为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后果,可由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形成,少数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由损伤引起。典型的肛瘘由内口、瘘管、外口3部分组成,其内口多位于齿状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
    (二)分类
    1.根据瘘口与瘘管的数目分
    (1)单纯性肛瘘:只存在单一瘘管。
    (2)复杂性肛瘘:存在多个瘘口和瘘管,甚至有分支。
    2.根据瘘管所在的位置分
    (1)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 ,包括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
    (2)高危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 ,包括高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复杂性肛瘘。
    临床表现
    1.疼痛:多为隐痛不适。急性感染时,有较剧烈的疼痛。
    2.瘘口排脓:瘘口经常有脓液排出,在脓液排出后,外口可以暂时闭合;当脓液积聚到一定量时,再次冲破外口排脓,如此反复发作。
    3.发热:肛瘘引流不畅时,脓液积聚,毒素吸收可引起发热、头痛、乏力等表现。
    4.肛周瘙痒:瘘口排出的脓液刺激肛周皮肤,使肛门部潮湿、瘙痒,久之可形成湿疹。
    辅助检查
    1.直肠指检:瘘管位置表浅时可触及硬结样内口及条索状瘘管,在内口处有轻压痛。
    2.内镜检查:肛门检查时可发现内口。
    3.特殊检查:若无法判断内口位置, 可将白色纱布条填人肛管及直肠下端,并从外口注入美蓝溶液,根据染色部位确定内口 。
    4.实验室检查:当发生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时,病人血常规检查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的******。
    5.影像学检查:做碘油瘘管造影检查可明确瘘管分布。
    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原则是切开瘘管,敞开创面,促进愈合。手术方法包括:
    1.瘘管切开术或瘘管切除术 适用于低位肛瘘 。
    2.挂线疗法 适用于高位单纯性肛瘘的治疗或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辅助治疗 。
    护理问题
    1.便秘 与疼痛惧怕排便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肛周皮肤瘙痒有关
    3.潜在并发症 伤口感染、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
    护理措施
    1.保持大便通畅
    (1)饮食:注意清淡,忌辛辣食物,多进新鲜果蔬;多饮水。
    (2)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术后病人因惧怕疼痛,常拒绝排便,应向其解释术后排便的意义,在有意排便时应及时排便;可口服缓泻剂,必要时应用止痛剂以缓解疼痛。
    2.加强肛周皮肤护理
    (1)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嘱病人局部皮肤瘙痒时不可用指甲抓,避免皮肤损伤和感染。
    (2)温水坐浴:手术后第二天开始,每日早晚及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浴后擦干局部,涂以抗生素软膏 。
    (3)挂线后护理:嘱病人每5~7天至门诊收紧药线,直到药线脱落。脱线后局部可涂生肌散或抗生素软膏,以促进伤口愈合。
    3.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定期行直肠指诊,以及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天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一次,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术后3天起指导病人进行提肛运动。
    健康教育
    1.局部清洁,常作肛门坐浴。
    2.直肠肛管疾病应及时治疗,并耐心坚持治疗至治愈为止。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