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博士,全名姚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科主任,也是我国第一位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儿童牙科专业齿学博士。2002年回国后,作为福建省高层次引进人才,他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组建了全省******儿童牙科诊室。今年3月,他又带着这些“新说”,走进了央视的演播厅,向全国观众宣传他的爱牙理念。
吃糖是不会蛀牙的,吃糖没有刷干净,才会蛀牙;
刷牙就是打扮牙齿,要跟打扮自己一样精心;
孩子含着奶瓶睡觉,等于让他的牙齿“集体自杀”;
不管是谁,对自己的牙齿千万不要自信;
……
这是姚博士的爱牙新说。
有点颠覆传统,但听博士细细一分析,就明白其中道理了。
孩子的人生不能“打折”
在一群白大褂中,姚博士总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不多,但语出惊人,就像他的爱牙新说。
本来,医生看牙是天经地义的,可作为全国最优秀的儿牙专家之一,姚博士几乎不跟学生探讨治疗技术。
另类的话语,另类的行为,加上他说话总是有十足把握的自信感,让人联想到一个词:专业。
一见面,姚博士就列举了一个专业的计算方法:一个小朋友有一颗蛀牙,如果按70岁人生计算,他一生至少为这颗牙齿去医院200次,花费不少于5万元(按现在收费结算),他的口腔内细菌增加15%,胃的负担增加8%左右,寿命减少8%……他的人生就被打折了。人一共有28颗牙,少3颗,生活质量就被打9折,以此类推,您的孩子被打了几折?
这样的计算方式,让人一下子有点震惊,还没等你从震惊中走出来,姚博士又开始了新的演说:与其他疾病不同,牙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即使治好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这有点像“亡羊补牢”,医生的治疗技术再高明,“羊”已经“亡”了。所以,我作为专业的“牧羊童”,宁愿跟后辈多讲讲如何“预防亡羊补牢”。我相信,多一个“羊”主人提前预防,就少“亡”一头“羊”。毕竟“羊”太重要了。
“误入”儿童的世界
姚博士的办公桌上,摆着两张醒目的合影,一张是他和功夫******甄子丹的,一张是他和羽毛球******林丹的。姚博士说,两人都是各自领域的******,这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也让很多孩子愿意耐心听听他保护牙齿的故事。
和很多孩子一样,姚博士的幼年也是饱受牙病之苦的,因此,他有了长大做一名牙医的想法。1988年,姚博士考入西安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在西安东郊医院口腔科当了一名牙医。1995年好学的他赴日本留学深造。“在就读朝日大学前,我经朋友介绍和导师见了面,交谈过后,导师很爽快地答应收下我,我高兴都来不及,完全忘了问具体的学习方向。后来才知道是儿童牙科。”一开始,姚博士也觉得当儿童牙医有点大材小用,可是,6年的学习让姚博士转变了想法。
2002年,学成归国的姚博士带着他充满童趣的诊室,落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饱受牙病折磨的孩子们第一次见到了这样一位医生:亲切、自然,像邻家叔叔。他的诊室有彩色地垫、彩色小椅子、卡通漫画,像儿童乐园。看病时他就讲笑话、讲故事,聊校园里的那些事儿,不知不觉看完了牙齿,却一点也不痛。最后,他还会伸出大拇指说:“这么勇敢的孩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家长回去一定要跟老师说,好好表扬表扬我们的小勇士!”
上医治未病
从业十余年,看着一个个孩子哭着进来,笑着离开,姚博士坦言,这种感觉很幸福。可是,最让姚博士触动的,却是一位母亲的眼泪。
一次,姚博士碰到了一个很“闹”的孩子,一直大哭,不肯配合治疗。姚博士就趁孩子张嘴哭时,在孩子牙间塞进了一个开口器,帮孩子强制补牙。孩子的哭声撕心裂肺,妈妈在一边看着直抹眼泪。本来给孩子治病,是在做好事,结果搞得场面很悲惨。当时,姚博士心里特别不舒服。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姚博士都在算一本心账:我拼命地补牙,一天能看30多个病人,保守计算,10年,至少能看3万多人。但是,3万人相对于全国97.6%的口腔疾病患病群体来说,杯水车薪。上医治未病,光靠医生补牙是补不完的,关键是要加强预防。
姚博士说,日本口腔医疗非常普及,每1000人中就有1名牙科医生,政府非常重视儿童牙齿的预防保健工作,规定所有的牙科诊所每年都必须到邻近的幼儿园和小学进行义务检查。女性上班族在午休时间,都会随身掏出牙刷,像补妆一般精心刷牙。而在中国,口腔疾病预防还只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预防意识非常淡薄。
2003年,姚博士写了一本书《爱牙从这里开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孩子如何防治口腔疾病。之后,姚博士亲切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校园里、媒体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庭重视口腔疾病预防。
一把牙刷=没有蛀牙的人生
姚博士有个新浪微博,叫“姚博士爱牙新说”,这是他普及口腔知识的新平台——写爱牙知识的微博,回答“粉丝”的提问。里面,有这么一条:人是不会刷牙的,刷牙一定要学。
很多人会奇怪:我们天天都刷牙,这还要学吗?
可是,姚博士的统计不是这样:如今的孩子基本都能坚持每天刷牙,但相当一部分仍会蛀牙,根源就是这些孩子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
姚博士归纳的刷牙方法其实很简单:一,牙齿分六区、十六面;二,用力100克;三,牙刷头在牙齿表面颤动。姚博士管这三点叫“面面俱到”刷牙法,只要做到了面面俱到,姚博士就可以“打包票”——一把普通牙刷,能给孩子一个没有蛀牙的童年。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科学的刷牙方法,姚博士在杨桥路设立了一个“原点口腔关爱教室”,利用空闲时间指导孩子们进行专业的口腔护理,让他们体验“刷牙是一种享受”。
配合“面面俱到”刷牙法,姚博士还设计了适合孩子使用的“会说话的牙刷”。对照姚博士设计的牙齿地图,孩子只需根据牙刷中“刷牙小老师”的语音提示移动牙刷,就可以完成整个刷牙过程,既避免一些牙齿没有刷到发生龋坏,又防止另一些牙齿刷洗次数过多而发生磨耗,真正做到“有效刷牙”。
姚博士说,他之所以给关爱牙齿教室取名为“原点”,就是希望这里成为每一个孩子爱牙护牙的起点。现在去“原点”教室学刷牙的孩子越来越多,特别是周末,这里就成了孩子的世界。有同行提醒姚博士,这样宣传爱牙下去,牙医会失业,要想想以后失业了干什么。姚博士笑笑说,现在考虑还有些早,再过100年考虑这个问题也不晚。如果真的没有牙齿补了,我想我会去雕刻寿山石。几十年雕刻孩子牙齿的功底应该也能雕出艺术品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