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洗脸 **先热水再冷水 口罩防冻 8小时就要换一个 医生为你解读6大御寒误区 最近,成都白天气温还不算太低,可一早一晚能把骨头冻疼。口罩、帽子、手套、防寒服、取暖器,各种御寒装备都上场。昨日,记者从四川省人民医院(微博)、成都大学(微博)附属医院等多个医院了解到,你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御寒误区。 误区 1、喝酒出汗后会更冷 天冷了,吃饭时总想喝点酒暖身。到底喝酒能不能御寒呢?四川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杨咏涛否认了喝酒御寒。 杨咏涛说,酒精是纯能量纯热量物品,本身的营养价值低。“酒精促进血液循环的结果。”人大量喝酒后,会全身出汗,这时血管扩张了,毛细血管都打开了,人反倒会感觉寒冷。 误区 2、洗脸先热水后冷水 大冬天的,用热水洗脸,会感觉特别舒服。成都市二医院美容整形科主任何梅说,肌体本身有自动调节机制,遇热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快,水分流失快。遇冷血管收缩,水分流失慢。 科学的洗脸方法是,第一步先用热水清洁污垢油脂,第二步再用冷水锁住水分。使用这种方法,也可以让皮肤更能适应屋外寒冷空气。 误区 3、暖宝宝贴身易“烫伤” 冬天到了,大家喜欢把暖宝宝直接贴在肚皮上。这样会导致皮肤烫伤,出现红肿、水泡等。成都市二医院烧伤科主任钟宇提醒大家,使用暖宝宝时,一定要隔一件衣服。 钟宇说,正规厂家出品的暖宝宝温度保持在50℃左右,一般来说不会烫伤人。但是,暖宝宝可持续发热10小时,如果直接接触皮肤会造成“低温烫伤”。 误区 4、蒙头睡觉起床头晕 冬天睡觉,晚上会感觉冷。很多人习惯用被子蒙住头睡觉。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陈培说,这是绝不允许的。 人靠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来生存,被窝空间狭小,氧气量也小。人长期窝在被子里,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第二天起床头晕、精力不集中、全身乏力……长期这样,可能损伤肺功能。 误区 5、烤火可能导致水肿 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烤炉。在外被冻得手脚僵硬,回到家巴不得立马开大火让自己暖起来。 不过,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邢燕认为,人体从低温进入高温环境太快,血管可能出现瘀血、毛细血管扩张,继而导致皮下水泡、水肿等现象。邢燕建议大家,可以先双手揉搓取暖。 误区 6、口罩8小时该换一个 天气冷了,人们出行都喜欢戴起口罩。陈培说,口罩只适合本身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年轻人根本用不着。 陈培说,医用口罩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还可过滤病菌,但8小时也必须换一个,“人呼出的细菌、人体的汗液也会存留在口罩上”。非医用口罩,谁能办到8小时一换呢?它本身已属于细菌体。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