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假装牙疼,才敲开沈某的黑诊所 江西人沈某和安徽人余某,两人都是开黑诊所的,都住在桑家,虽是同行但不相熟,在去年的集中查处时,两人认识了。 昨天,江东区卫生局申请江东法院开展强制执行“黑诊所”系列整治活动中,两人又见面了,他们因拒不执行法院依法作出的行政裁定,被法院采取强制措施。通讯员 东轩 记者 王波 实习生 孙波 黑诊所表情 前去执行的路上,法官就跟记者打起预防针。“这些人是老油条了,都两次被查处了,不一定有人……” “******牙医”沈某:没钱 一行人先来到福明桑家,这里有一家牙科诊所,开在一间出租房里,老板是江西人沈某,他说自己是******牙医。相对一些隐蔽的黑诊所而言,沈某的黑诊所算是明目张胆,门口摆着一个灯箱,还写着“专业牙科”。 来到近前,卷帘门拉着,好像没开业。“这是他惯用伎俩,伪装成并未营业的样子,只有病人上门他才会开门。” 法官捂着嘴,装作牙疼的样子敲了敲门。沈某一看生意上门,就打开了门。这时,候在门边的法官、法警一起进入诊所。沈某瞬间变脸,转身坐椅子上喂儿子吃早饭。 这是间十来平米的出租房,既是沈某的诊所也是住所。一张牙医专用的床,有些脏兮兮的,边上柜子里零星放着一些器具和药品。墙上挂着价目表,最低价格是拔乳牙,10元,最高的是精密附着体,8600元。 面对法官出具的强制执行文书,沈某熟视无睹,一边喂孩子,一边摆弄电脑放动画片。 拒不执行处罚,也不愿意叫妻子回来照看孩子。不得已,法警将沈某和孩子一起带到法院。 “又不是杀人放火,急什么急……”沈某一边关门,一边嘴里嘟噜着。到了法院,沈某翻来覆去就一句话:“我没钱”。 “内科医生”余某:没事 之后,一行人又来到车管所对面另一处“内科医生”安徽人余某的据点。 当工作人员进入余某屋内时,他正吃着早餐,看到法院人员,他显得有些愕然。余某的“诊所”很简陋,一张单人床,一张办公桌,连一个血压计都没有。 法官刚说完,还没来得及询问。余某便接话,“就罚款吗,我缴,马上打电话让人把钱送来。”谁知,这时电话突然失灵,余某拨了好几个电话也没能搬来“救兵”。 没办法,法警将余某带上警车前往法院。 临走时,余某连门都不锁。“没事,我很快就回来了。” 在法院,余某跟法官讲起条件,说:“只要你们一年不来找我,14000元罚款我马上给你们送来。” 面对这话,江东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说:“听听,这就说明他们能赚多少钱了。” 翟法官告诉记者,沈某和余某两人非法行医,去年两次被江东卫生监督所查处,对卫生部门的处罚和法院作出的行政裁定,两人置若罔闻,采取“躲猫猫”,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定。昨天,法官对两人说,要是再不执行主动缴纳罚款,将会被司法处罚,拘留10天。这下两人才慌了,连连表示会缴纳罚款。 最终,两人主动全额缴纳了罚款及执行费,法官们也对其进行了教育。 黑诊所现状 卫生监督所:黑诊所逐渐从公开转向地下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一个黑诊所墙壁上贴着张A4纸:“诊所已变迁,有事打电话”。江东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跟记者说,这是黑诊所的转型升级。 江东卫生监督所的张科长介绍,这些“医生”多为老乡组团出来打工时的“随行医生”,而老乡们出于对熟人的信任等,多数会选择在“随行医生”处看诊。随着对这些“黑诊所”打击力度加大,他们就逐渐转为半公开或是地下活动。 他说,以前黑诊所是公开营业,就是有固定房子,里面有医疗药品,这种黑诊所只要查到了,医疗器械药品都会被没收。 现在,这些黑诊所转为半公开中介形式,一间出租房里面安排一个人,往往不放置医疗设备和药物,或者只放一点点。要是有人来看病,现场配点药或带到隐蔽黑诊所里。 最为隐蔽的,就是记者看到的留电话的,这些人都不露面,只是电话联系,一般都是相互熟悉的老乡,确定安全后,约定接头地点将人带走。 除了黑诊所的越来越隐蔽,处罚也是个难题。 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只能对黑诊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进行没收,无权扣人,即便开出了处罚决定书,结果那些黑诊所根本不理会拍拍屁股走人。“我们查处了这么多黑诊所,没有一家主动上门缴纳过罚款的……”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