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修复之牙齿形态 在这个病例中,患者中年男性,11,21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因为患者没有对其余前牙改变颜色的主观诉求,所以比色时尽可能的让新修复体模仿邻牙的颜色,结果也做的比较漂亮。患者全口氟斑牙,在对前牙进行全冠修复时,颜色模拟了邻牙的色调:颈部的深色度,隐裂与唇面的氟斑特征,使其与邻牙显得非常融洽与和谐。医生的细致比色与技师娴熟的色彩重塑,让修复体得到了较高程度的颜色复制,边缘的密合度也很高,可以说是一个精彩的病例。(仔细看,11,21颜色也有一点点色差) 仿真的第二个因素是形态,包括牙齿的宏观轮廓(外形框架)和微观质地(表面的微观结构)。宏观轮廓能够很明确的显示彼此的差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们见过很多明星肖像漫画,寥寥数笔就会把明星的形象跃然纸上,其实就是把他们的主要外形轮廓特征勾勒出来,哪怕过度的夸张这些特征,也会让我们觉得传神无比。前两副漫画作者不同,但笔墨着点却都相似:头发的偏分,微闭的小眼,招牌的“鞋拔子”脸型,而最后一副漫画甚至画出了牙齿磨耗的 特征。 我们在此病例中主要谈一下宏观轮廓,也就是牙齿常规所说的外形。牙齿外形千差万别,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我们都知道大致分为三类(彼此之间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方圆形,卵圆形和三角形,不同的形态差异较大。前牙与上下颌骨都由额鼻突发育而来,因而牙齿与面部形态具有高度的协调一致性,有学者经过大量的样本分析,认为前牙形态基本是视觉面型的倒像(视觉面型:指在发型化妆背景下所感受的面部形态)。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的现象,有医生研究了大量的同卵双生双胞胎,发现双胞胎的面型、颌骨、和牙齿外形及排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可见牙齿的形态及与视觉面型的关系受遗传和基因的控制,提示我们一定要关注患者的牙齿外形本质特征。详尽分析原始的牙齿形态,能对我们最终的形态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原始模型的制取也便于技师对修复体形态修正时的形态控制。下面就是一对双胞胎的前牙石膏模型: 外形轮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被磨耗,中切牙越来越短,表面越来越光滑。毫无疑问我们也应尽可能模仿患者的年龄特征,呈现相应年龄的磨耗程度。如下图,让我们看到这种明显的差异。 性别在牙齿外形中也有明显的体现,相对来说,女性的外形较圆滑,线角轮廓不明显,体现曲线美,而男性的牙齿轮廓明显,连切端的磨耗也锐利、直线状,体现阳刚感。 12,22的轴角明显,近远中线角呈三角形,轮廓感强烈,而11,21的修复体相对来说轴角不明显,外形过于柔滑,轮廓圆钝,与邻牙不协调,不是一类“牙”。 同样12,22呈现明显的磨耗特征,切缘锐利,而修复体的切缘则过于圆滑厚钝,明显“年轻”,也“温柔”了许多。 首先改变11的外形轮廓(轴角的位置及切角的大小),并调整了切缘的磨耗形态(我们都知道,中切牙的磨耗近中会略比远中大一些),调整之后,我们会感到11相对21外形会更自然,协调一些。同样,也对21做了相应的修改,如下: 通过调整我们可以看到,牙齿的外形有了明显的变化,轮廓感清晰,年龄性磨耗明显,相对之前的修复效果,获得了更好的协调性,也就使修复体显得更加仿真。 以上也是我对牙齿外形的一点个人理解,觉得有一定的总结意义,不妥之处,期望与众多同行交流。 美是仿真与仿生的完美结合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