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2

从失败中摸索“如何取得合格模型”

2012-11-07      来源: 王玉楼博客   访问量:1351    在线投稿

一个精确模型是成功制作一个合格修复体的基础,一个准确模型固然令口腔医生欣慰,但是面对林林总总不合格模型,我们从其中吸取些什么,更好指导我们如何获取一个合格的模型。

    一、制取印模
    失败情况:气泡、不完整、变形、表面不光滑、工作区不清晰、脱模
    1、造成气泡原因:唾液隔湿不好、印模调取不均匀、没有打压
    如何减少气泡出现?
    ①托盘选择合适,
    ②印模材料要稀稠合适,
    ③在关键部位用******吹一下,
    ④关键部位先涂点印模材,
    ⑤再缓慢压入托盘!
    特别要注意调拌速度和调拌手法,在调拌后不要一次把印模材取出放入托盘,要分几份,用调刀边刮印模材边碾,这个过程可以把气泡赶出,会少形成气泡。印模材的稀稠度也是关键,要掌握好。除上,还应该注意:合适的粉液比,合适的调拌力度和调和时间(要使材料稠度低一些,可以加入温度较低的水,延长操作时间,来避免气泡。)调和时,调刀前端凸部与橡皮碗底部的凹部的弧度相吻合来回调和,调刀体部也尽量贴合碗壁,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挤除气泡。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指压法。藻酸盐印模气泡多出现于牙龈缘处,可在托盘放入前,用手指挑少量藻酸盐压入工作区基牙牙龈沟处,再按常规方法将托盘放入取出印模。
    2、造成不完整原因:托盘选择不当、印模材过少
    如何取得完整印模?首先必须根据牙弓大小、形状和印模材料的不同度选择合适托盘,要选者合适托盘必须了解托盘基本要求:
    ◎ 有孔圆底托盘
    ◎ 与牙弓内外侧有3~4mm
    ◎ 系带处呈切迹
    ◎ 上颌托盘两侧盖过上颌结节,后缘超过颤动线3-4mm,下颌托盘盖过磨牙后垫区
    ◎ 若成品托盘不合适,可用鹰嘴钳修改或制作个别托盘
    ◎ 部分托盘 / 全颌托盘
    #若双侧后牙游离缺失,缺隙区的牙槽嵴吸收较多,或前牙过长时,则应选用一种前牙区底平而深,后牙区底浅而呈椭圆形且适合牙弓外形的托盘
    3、造成变形原因:修复材料本身的性能缺陷、托盘选择过小、取模时压力大、调制印模材、 材料过期,潮解,有杂质等没有引起注意
    ⑴修复材料本身的性能缺陷是导致变形的因素
    1. 印模材的进步使变形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印模材从印模膏→纤维素醚印模材→弹性印模膏→藻酸盐印模材→硅橡胶印模材逐步发展而来,从而印模的清晰度,准确性,延展性,弹性是越来越好,但是它们都存在着吸水膨胀的凝溢现象和失水收缩的渗润现象。即便是性能好的硅橡胶其收缩率0.6% ,所以它们的天性在无形中引起了模型的变形,因此要求取模后及时灌注石膏,减少变形的发生。
    2. 模型材料  普通石膏的膨胀率1.15%,硬石膏0.1-0.12% ,超硬石膏0.085% 。磷酸盐包埋材综合热膨胀率为1.3-2.0% 。不同的膨胀率使也会使模型失真。
    ⑵人为变形因素
    1. 托盘选择过小,取模时压力大,使托盘两侧翼外展,当取下时两侧翼弹性回位使印模变形,表现为石膏模型基牙的颊舌径变小,照此做下去的修复体肯定是变形的。
    2. 调制印模材|石膏模型材的水粉比例不调,凭经验随意的未按厂家要求的水粉比例去调配,经常出现粉多了加水,水多了加粉的稀稠不均现象,影响了材料的基本性能,是引起变形的又一人为因素。
    3. 材料过期,潮解,有杂质等没有引起注意,其性能降低直接影响模型的真密度。
    如何看待和预防变形 
    1. 在规范操作下,因为材料的性能引起的微量变形是允许的,是操作者无能为力的。从而引发出科技工作者应研究开发性能更优秀的材料减少无可奈何的变形,再者人是高级生物体,微量的变形在行使功能时能相应的适合。
    2. 人为的变形是不允许的,严格操作程序,一丝不苟,工艺到位,不凭所谓的“经验”要靠科学的量化作为客观评价的标准。例如研制刻度橡皮碗,使石膏印模材分别在橡皮碗上有刻度,再配置一个刻度杯,使材料的水粉比例更趋与准确,尽可能减少变形因素的产生。
    3.  尽可能应用性能好的材料制作模型。例如普通石膏膨胀率1.15%,硬石膏0.1——0.2%,超硬石膏0.085%,超硬石膏灌注模型是最忠于原形的。可摘局部义齿和全口义齿如果用普通石膏灌注模型其膨胀率为1.15%,是超硬石膏的14.3倍,无疑会加重与组织的不密合。因此不仅铸造冠,烤瓷冠,嵌体模型用超硬石膏灌制,而且提倡其他修复体模型也应用超硬石膏灌制。虽然成本提高了,但修复体内在质量保证了。
    4、表面不光滑问题原因:存在倒凹、制备中未抛光、起模过早
    解决办法:制备中按照牙体只被要求并且完全抛光、合理掌握印模材时间,必要时可以涂抹凡士林
    5、工作区域不清晰   在这里边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肩台不清晰原因:肩台预备不平滑、备牙中破坏牙龈、未进行排龈以及龈沟液问题。
    按照严格要求进行牙体预备,肩台和牙龈问题完全可以解决,关于排龈问题个人观点是准备好取模用的材料,拿出排龈线,可以看到龈沟是敞开,我们赶快把琼脂打到龈沟里面,再用藻酸印模材取模。
    6、脱模
    解决脱模方法:
    1 选择处理托盘选择托盘时选减压孔多的托盘。托盘不易过长,过大。在托盘边缘包绕胶布一条,增加印模料与托盘吸附力。
    2 取模时机合适 采用藻酸盐印模糊剂与石膏形成凝胶,用来印取牙模。调拌比例为3:2,用前搅拌均匀,并随温度的变化而调拌比例成反比。
    3取出阴模时的手法 印模材结固后,嘱患者放松,口微张,用棉球蘸水从唇颊侧注入印模与粘膜之间,拉开口颊,轻翘托盘柄使托盘后缘进入空气,取托盘时应以拇指,食指互为支持和力点。即取上颌托盘时,右手拇指从托盘柄根部上面向下压,食指在柄下面偏前的部位向上用力,慢慢取出。取下颌托盘时食指在柄的根部下面向上抬,拇指在柄的上面偏前处向下压,慢慢取出。

    二、制取模型  
    制取模型易出现的问题:模型变形、模型内气泡形成、模型表面硬度降低、模型表面清晰度差、模型损伤

    ●模型变形
    在制取模型和处理模型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模型变形。
    1、印模材料与托盘分离
    印模材料与托盘分离主要是从口内取出印模时方法不恰当所致。印模材料在口内凝固后与口腔粘膜有较强的吸附力,如果强行取出很容易出现印模与托盘分离的现象。此外如托盘固位孔太少太小、托盘表面光滑、印模材料太少、未包住托盘边缘等也会出现印模与托盘分离。印模与托盘分离后重新拼合再灌制的模型就会产生模型变形。出现印模与托盘分离必须重新制取印模,灌注模型。
    2、印模收缩
    水胶体弹性印模材料印模若没及时灌注,易在空气中失去水分而引起体积收缩,从而导致模型变形。因此,在印模取出后应及时灌注模型材料,以防出现印模收缩。
    3、模型灌注方法不当
    灌注模型时如过度震动盛有印模的托盘,会发生印模与托盘不同程度的分离,从而导致模型变形。因此,在灌注模型时要掌握好震动频率及强度。
    4、脱模时间过早
    模型材料尚未完全凝固便脱模则可引起模型变形。不同的模型材料有不同的凝固时间(如室温下普通石膏约30min,超硬石膏约60min),因此,为防止模型变形要掌握好脱模的时机。
    在具体操作中要避免出现模型变形,原则上模型变形必须重新制取印模,灌注模型。

    ● 模型内气泡形成
    模型内气泡形成通常是模型灌注过程中材料内空气未充分排出造成的。
    产生的原因有:
    ①不恰当的水粉比例;
    ②模型材料未充分搅拌均匀;
    ③灌注前印模内的唾液等污染物未冲洗或冲洗不净;
    ④灌注模型材料时方法不当,如灌注初始直接把模型材料置于印模低凹处;
    ⑤震动强度过小
    模型出现气泡按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①非工作区的气泡可以通过填补加以消除或不处理;
    ②工作区个别的小气泡如填补后不影响义齿制作质量,可不必重新取模;
    ③工作区如出现大气泡破坏牙体或周围组织解剖形态,必须重新制取印模,灌注模型。

    ● 模型表面硬度低
    模型表面硬度低主要表现为用蜡刀较轻地划刻模型表面即有模型材料脱落。在模型上制作熔模时如常有模型材料碎屑脱落,将直接影响义齿制作的精确度。
    产生的原因可能为:
    ①模型材料本身硬度较低或模型材料受潮;
    ②调拌模型材料时水的比例过大;
    ③在调拌模型材料时,中途加水;
    ④模型灌注后长期置于潮湿环境中使其表面潮解。   
    根据以上这些原因,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有:
    ①选用质量合格的高硬度的模型材料且保存过程中注意防潮;
    ②模型材料调拌时要严格控制水粉比;
    ③调拌模型材料时,中途不可加水;
    ④模型不能在空气中放置过久;⑤在制作熔模前模型表面涂硬化剂。
    如果发现模型表面硬度降低,应重新制取印模,灌注模型。
    ● 模型表面清晰度差
    模型表面清晰度差主要表现为模型表面不光滑、粗糙、患牙(或基牙)颈缘及解剖形态不清楚、有小气泡、石膏瘤等。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印模不清晰:印模材料放入口内过迟,印模材料流动性变差;
    ②制取印模时未作排龈处理;
    ③印模未冲洗干净、印模表面残留水分过多;
    ④模型材料质量不合格或保管不当已吸水受潮;
    ⑤模型材料调拌时比例不当,水量过少致模型表面粗糙。
    根据以上可能的原因,采取的预防措施有:
    ①选用质量合格的印模及模型材料;
    ②冠、桥修复应在取模前收缩患牙(或基牙)牙龈,使颈缘形态暴露清晰;
    ③模型材料调拌时严格控制水粉比例;
    ④按操作要求进行印模取制和模型灌注。
    模型表面清晰度差,必须重新取模,灌注模型。

    ● 模型损伤
    模型损伤多是人为因素造成。可表现为:
    ①脱模过早或动作粗暴;
    ②模型修整时不慎损伤患牙(或基牙),影响正常解剖组织形态;
    ③可卸式模型制作时不慎使模型受损;
    ④制作熔模时损伤模型。
    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分析,应注意:
    ①对不同的印模材料印模采取不同的脱模方法,不能强行脱模;
    ②有孤立基牙存在时,在灌注模型前应用木签等物加强;
    ③修整模型时注意用力恰当;
    ④采用工作模型打孔加钉技术时,应注意打孔的位置、方向及力度;代型和底座分离时,石膏分离锯应从患牙近远中由合龈方向平行锯下,用力不能过大,同时,注意不能伤及患牙和邻牙;
    ⑤制作熔模时应注意蜡刀的力度,防止蜡刀刻划模型表面。
    若模型损伤影响了义齿的制作,必须重新取模,灌注模型

    三、实践工作中一些小技巧
    1、口外制作桩核简易方法:在根管预备完成后,将预备好的根面和根管冲洗干净,吹干,根据牙根直径大小取相同直径规格的塑料棒,将塑料棒一段略削尖,插入根管以测量其长度和大小,在根面外留5 mm,做塑料固位球,取出待用;将琼脂印模料注入根管中,迅速将选择好塑料棒插入根管,再将事先选择好的托盘并印模料送入口内取模,待印模料结固后,从口中取出托盘印模即可,常规灌注超硬石膏模型,然后按照口外的方法制作蜡型。
    2、咽反射高度敏感者取模:咽反射高度敏感的缺牙患者因取模时恶心呕吐,用常规方法取模不易成功。我科采用把托盘让患者带回家中反复试戴练习,几个月后取模,结果成功地取出了理想印模。此外,对咽反射敏感的患者,医生必须耐心解释、诱导,取得患者的信赖,动作轻柔,技术要娴熟,亦同时向咽部喷地卡因,更严重者试戴之托盘大小要合适,鼓励患者坚持反复试戴,以期取得预期效果。
    3、 对于全口制取印模:如果第一次制取印模存在不满意和欠缺的地方,如果没有存在脱模的问题,不要将第一次取的印模扔掉,而是用手术刀片刮掉一层,这也是很容易的操作的过程,不论方法和时间上,然后再次调拌高质量印模材或者原材料,调拌稍微均匀和稀一些再次取模,将取出完美的印模。

   4、对于牙嵴低平患者制作可摘义齿:印模的制作通常按常规方法取模,即选用成品托盘取一次印模,或取一次印模后,印模组织面削除一层取二次印模,严重影响戴牙效果.鉴于此,采用压力印模法取模,即在初模上用自凝塑胶制作个别托盘,在托盘边缘用软蜡条作边缘修整形成边缘封闭,然后用个别托盘取二次印模,灌制工作模型,制作义齿.患者戴牙后感觉良好,复诊修改率低于常规印模法。
    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同仁予以指正,同时希望大家补充更为全面一些!先谢谢大家了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