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龈线现在也基本成为我们牙科的必备耗材之一了,临床上使用的医生也是越来越多!好久就想写一篇关于排龈线方面的文章,但因为时间和资料的准备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加上已经有好多网友已经写了不少类似的文章,如果只是重复的无意义的劳动那就没有多大意思了,与本人做事的原则不符,但最近又碰到不少网友问到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还是决定写下如下的内容希望对有些朋友有所帮助! 还有配合排龈线使用的排龈器: 我所使用的排龈器 不同品牌、不同形态的排龈器 不同大小、厚度、角度的刃部 (一)排龈线种类 健康的牙齿是由牙槽骨支持并通过牙周膜及上端的牙龈组织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从牙槽嵴顶到牙龈边缘依次为附着龈(上图中所指的1.07mm宽度),附着上皮(上图中所指的0.97mm宽度)及游离龈(上图中所指的0.69mm宽度),其中附着龈与附着上皮构成牙的生物学宽度(上图中所指的2.04mm宽度),其切端的游离龈并不直接与牙齿相联,其间有一浅沟—龈沟,沟深一般其实好多书上说是平均1mm(但上图中说平均是0.69mm),因为游离龈中存有少量弹性纤维组织,其作用是使牙龈保持一定位置, 并防止其被拉长, 但是健康的游离龈边缘可被移动, 离开牙少许距离, 并在外力去除后又反弹回原有位置, 紧密的与牙冠部靠在一起,正因为游离龈有如此生理特征, 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使用排龈线将其推开, 以便顺利完成我们临床的相关操作。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排龈线围绕基牙形成环形,虽然可能要浪费点!如果节省点可以用下面王义勇医生介绍的方法!从线头一点压入起! 从近中开始压入 同时也让远中轻轻压入就位。(这样的方法对于后牙比较好用,对于前牙我个人不推荐这个顺序) 对于前牙的顺序我个人一般采用右上前牙为:近中---颊(唇)侧---远中----舌侧---在近舌转角处对接,左上前牙为:远中---颊(唇)侧---近中----舌侧---在远舌转角处对接!您当然可以根据您自己的喜好来采用!但不管怎么样应该是顺一个方向来进行。 再看看下图所显示的在压入过程中的注意点: 排龈线被压入龈下后,排龈器械必须向已经排入的区域倾斜! 如果器械的用力方向和已经排入的区域相反,那么您辛苦排入的线就很有可能被带出来或者弹出来,具体自己再临床山个多体会应该就会明白其中的真谛!我就不多解释了!! 在有的时候为了为了防止排入的线可能被带出来或者弹出来可以用一个器械压住已经排入的龈线(我个人有的时候喜欢用磨钝的探针来压),再用排龈器继续往前排。 另外一个注意点是要让排龈器头相对于“牙面”成 45°这样的角度,其实就是向牙根的方向倾斜,以旋转的手法压龈线!这样比较容易成功 如果您是器械平行于牙长轴的方向压入,则龈线将被压向龈沟壁而回弹出龈沟 在线头重合处对接压入!如果是采用双线法则可以保留部分线头,方便取模型时拿出向下面这样: (五)排龈过程中其它需要了解的注意事项 A、一般注意点: (六)排龈线的具体临床应用: 按常规完成所需牙体预备,只留下向龈下预备的部位,现在开始放置排龈线 放大看看! 再放大看看,现在明白了这样操作由于牙体周边的软组织被推离,自然减少了车针对游离龈内侧上皮的损伤机会。 现在来备龈下肩台是不是简单多了,当然有的时候由于你排龈线没压好,而留下毛头在外面,或者操作不当,动作不稳,就会发生比较可怕的事情,就是突然听见尖锐的怪声后发现你辛苦放置的排龈线跑到车针上了,病人的龈沟同时在渗血,这是比较头大的事情,如何避免,还是那句话-------认真心细,熟能生巧! (2)取模前排龈可帮助我们获得更清晰的印模及模型。 如果在工作模型上无法辨认软组织界限,修改代型时保留过多肩台,造成修复体形成龈下悬突,会引发龈萎缩;若去除过多肩台,修复体在龈下肩台处欠缺, 而易致海绵状牙龈增生,龈出血等。某些时候当完成牙体预备后未能立刻取模,数日后周边的牙龈组织有可能向肩台上增生, 即使患者戴有暂时冠,如暂时冠制作不当上述情况也常有发生。此外由于龈出血及龈沟内分泌物存在,这些液体流到制备后的牙体上,对印模及模型的精确性会产生一定影响。曾有报导排龈时间应最少4分钟。我们观察发现排龈10-15分钟对完全分离牙龈及止血更为有效。取模前在去除排龈线时, 应适当湿润排龈线以防止干排龈线与龈组织发生粘连, 在去除时撕裂牙龈再发生出血。 龈下肩台预备好后,因为此龈沟有一定深度,采用双线法排龈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图所示: 先压入细的排龈线(一般多用00的) 再压入粗的排龈线(一般多用0的,但我个人有的时候也喜欢压入等粗的排龈线,比如还是00的) 取模型前取出粗排龈线 马上把印模材(比如硅橡胶或者琼脂)注入排开的龈沟(取排龈线到注入印模材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如果时间稍长则被推开的牙龈有可能又收缩回去) 制取印摸 注:以上五幅图片翻拍于刘峰老师的《口腔美学修复临床实战》一书!为了对付随意的转贴和剽窃,也顺便打上标记! 灌注模型后的效果,如此模型加工厂的修模师傅当然就很容易辨认软组织与牙体组织的界限,为制作出良好的修复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3)粘接时排龈有利于提高粘接效果,去除剩余粘接剂,预防边缘微漏的发生及牙龈炎症。 (4)排龈线排龈再牙龈缘处龋坏修复中的应用 排龈线在双尖牙楔缺中的应用 在后牙6根面龋充填修复中的应用 箭头所指的位置是垫底材料! 超充填后的样子! 几颗牙对比看看!还凑合,反正病人是看不出哪两牙是"补"的! 吹干,找树脂与牙体邻接的“白灰线”,没找到! 放大找------- 再放大找,还是没找到!说明排龈线在隔离龈沟液的作用上是成功的(申明一下!此病例其实是还没有进行完善的精细抛光时的照片!) 注:用心写好不容易,认真看完不容易,临床做好更不容易!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