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 “中产”
中国牙医中产了么?!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No, 没有,还差得很远。
但目前“中产阶级”这个概念,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近来中国的新闻媒体和财经报道,以及网络的论坛文章,都市民众的饭后闲谈和商家炒作的宣传攻势中。
“中产阶级”看似一个外来语,但他真正的定义却实在含糊。“Middle Class” or “Middle income class”, 这样的概念在我们这个人口十数亿、经济区域差别化严重的泱泱大国,实在会令专业统计人员或权威经济学家也挠头,更何况我等只能窥一斑而不得全豹的百姓。
好在有个全世界都比较认可的民间说法:只要在市场经济化普遍的全球,只要是非发展中国家,医生(包括牙医,在近期美国,代表性的是牙医),律师和商场职业经理人******是所谓中产阶级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好代表。
中国六万多牙医(统计在册的正规院校毕业的,非法的赤脚的函授的或租证儿的应该还有不止六万)整体水平俺不得而知,就俺所能接触到的绝大多数牙医来看,大城市平均月税后总收入(纯红色收入,黑色收入和灰色收入不算),应该在5000元以上吧。中国目前的律师和商人的状况不太了解,当今一般较成功的职业打工商人肯定是应该平均月入一万以上的,律师的收入大概参差不齐(除了黑心吃了原告吃被告的),整体平均状况可能大抵还不如牙医吧。据从美国不同阶层的朋友了解,States的D.D.S. 大概能月入超过10000 Dollar,而日本那旮旯的齿医者,国立医院的先生月给也在40万日元以上,私立大学的教授月薪可超过100万,开业医挣得就更多了去了( 俺的一个为俺校争了脸儿的昭和校友,嫁给了******肉弹歌星、号称“日本的麦当娜”— 松田圣子的开业医波多野先生,他开的是一辆金色的法拉利,而且那可不是吃软饭得的,而是开诊所挣的! )。
那么好了,各位牙医生同行,大家为了振兴行业,为了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为了中华民族全民小康社会,为了社会安定,为了彰显改革开放的成就,在不违背基本道德底线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在身体健康允许的条件下,大家甩开膀子努力挣钱奔中产啊!!!
( 时至岁末,盘点年终银两,又闻身边两朋友买了BMW(别摸我),小受刺激,遂即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心态自调,曰:平常心!平常心!!虽买不起宝马,好歹咱也算中产吧?!但身价多少才能算中国的中产呢? MCLYU DDS 写经济学杂文的严谨认真并不亚于做口腔学问的认真,为了多方面了解所谓的“中国中产”,俺试着google了一下,搜索到了1百73万条信息,百家之言,看得我越发似懂非懂,只是知道自己凿凿实实的还不能算是“中产”。 去伪存真,只选取了其中一篇较比另类的博客好文,看看人家轻松调侃的笔触,说的还是蛮有意思的...推荐一下… )
( ZT: 中产到底惹谁了?
——小资、白领后,“中产”正成为风头最劲的调笑对象
作者:画眉
来自:新浪Blog
拥有可以从容支配的钱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放眼茫茫人类史,除了那个制造将钱唤作“阿堵物”笑谈的西晋王夷甫,还真没人觉得钱烫手过。《绝望主妇》里那名以Shopping、SPA、YOGA为活着全部理由的“上中产”主妇Gabrielle更曾坦然宣布:“说钱买不到欢乐,那是富人怕穷人暴动而撒的谎言。” ——看到这里的人,没有不因为会心所以失笑的。
那究竟是什么,使萌生在我们身边不久的闪烁着迷人光感的“中产”二字,成了大多数人,乃至社会批评家——那里调侃以至讥诮的对象?换句话说,中产到底惹谁了?(转自"老毛板的博客"http://laomaoban.blog.tom.com,转的都是精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