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去了杭州,参加周六的一个种植学习。尽管种植也一直在做,毕竟不是专科医生,向专科学习是必须的。活到老,学到老,没办法。晚上回上海后看到了蒋医生在我的《根管冲洗——不能不说的几句话》一文后面给我的回复,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意见,我很感激他的提醒,让我再次进行了思考,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老蒋做学问、做临床一贯严谨,我很敬重他,本想简单的答复一下,觉得不够慎重,还是另开一文,把我的想法写得清楚一点,也供大家参考,以表我的尊敬。
在《根管冲洗——不能不说的几句话》一文中,我提到了冲洗方式的“主动与被动”问题,并提到了一些冲洗系统。蒋医生提醒我,有的冲洗系统我把它归为主动冲洗方式似乎不太贴切,应该属于“被动超声荡洗”的冲洗方式。到底是老蒋厉害,一下子就抓住了一个我极力想要回避的问题——“被动超声荡洗”这概念。
因为在一篇短文中,掺杂太多的概念,我想我可能没有这个能力把说清楚,尤其是一些比较新的,大家还没有太多体会的东西。真的很麻烦,比较容易混淆大家的思路,为了简明扼要,在上一篇文章中刻意回避了这个问题,现在看来不得不解释一下了。下面的内容比较搞脑筋,觉得麻烦的看客可以回避一下了。
英文有的时候真的比较让人头痛,很多词汇很难找到一个现成的可以与之精确匹配的译文。就比如passive,英文直译为“被动”,可是被动是什么东西呢?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代表的真实意义是什么?英文词典给出的答案是:accepting what happens or what people do without trying to change anything or oppose them(牛津在线词典解释)。其中文含义就是说的“不作为、不抵抗,接受发生的事不作任何的改变或抵抗”。
那么active又是什么意思呢?同样,词典告诉我们,active是passive的反义词。中文含义的理解没有问题,就是积极、主动。
好了,对passive和active的含义有了了解之后,就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一个比较实际的理解,也就有了理解一些英文专业词汇的基础。
回到专业问题,我提到的“根管冲洗的两种方式”即主动与被动,与蒋医生提到的“被动超声荡洗”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看一下“被动超声荡洗”这个概念,英文叫“Passive Ultrasonic Irrigation”,取第一个单词的首写字母简称为PUI。在说PUI之前,我要先申明一点,蒋医生的理解是对的,完全正确。
蒋医生给我提供了参考文献,其实这篇文章我已经不止一次地读过,再细读一遍还是很有帮助,可以帮我们理清思路。下面就借用这篇文章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Passive ultrasonic irrigation of the root canal: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 endodontic journal,2007,40,415-426
文章在介绍这一节里,首先解释了Passive Ultrasonic Irrigation (超声被动清洗)概念的由来。我把下面截图的黄色部分文字翻译一下:文献报道中有两种超声清洗方法:一种是在超声预备的同时进行的根管冲洗(UI),另一种是只有超声冲洗,没有超声预备的,称之为被动超声冲洗(PUI)。

接下来,作者对这一术语的来源和含义作了介绍。

还是来翻译一下黄色的字体部分: “被动”这个词语不能充分地描述这一冲洗过程,因为事实上这一冲洗过程是主动的。因为第一次引入“被动”(passive)这个词的时候,是相对于超声工作锉“没有切割”根管壁这个动作而言的。

进一步,作者对超声被动冲洗这一过程进行了描述,译文如下:(抛开根管预备方式)在预备到主工作锉后,一根小的工作锉或者光滑的(金属)丝(例如15号大小)插入根管******,尽可能深入到根尖区。根管内充满清洗剂,超生锉震荡来激动清洗剂。
再回过来看前面一句:“被动”这个词语不能充分地描述这一冲洗过程,因为事实上这一冲洗过程是主动的。其实在这句话中,作者所说的“主动”已经不是指器械对之与根管壁,而是指其中的液体状态了,也就是液体被激荡起来的这一事实而言的。
蒋医生对事实的把握是有依据的。PUI(被动超声冲洗)一词广泛出现在专业文献中,从超声冲洗的角度来讲,有些超声冲洗系统的确被归入被动超声冲洗。
让我们再换一个视角。
根管治疗冲洗,从根管内液体的动力学角度,冲洗方式也可以分为:被动冲洗passive irrigation和主动冲洗active irrigation。
大家都已经很清楚“被动”和“主动”的含义了。这里的“主动”,从根管内液体动力学Hydrodynamics/fluid dynamics的角度来看,就是可以形成明显的液体动力学改变的冲洗方式我们称之为“主动冲洗”,如果根管内的液体没有形成明显的液体动力学改变的,我们称之为“被动冲洗”。
主动冲洗有外界的能量导入根管内的液体中,最常见的就是超声波。当然还有音波、光能、以及电离子化学所产生的能量。除了这些能量之外,我们还有传统的压力及振动所产生的能量。附图列出了一些能量来源与根管冲洗的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大概有个了解。

在做完上面这张图之后,我发现图上的“电子能”的说法可能不太贴切,英文叫“electro-chemically activate”,是一种电离化学的方法,我不太清楚到底该怎么说。
被动冲洗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转化为主动冲洗的。举例来说最常见的针管冲洗,无压力地使液体充满根管,这是被动冲洗。但是,之后我们又用一根很细的针在根管内搅动,使静态的液体动起来,形成一种流体动力,马上就变为主动冲洗了。
我们知道,就根管冲洗而言,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机械预备过程中的冲洗和预备后的冲洗。根管预备过程中的冲洗,即便使用传统的针管冲洗,由于期间根管锉在根管内的运动,它也就延变为主动的冲洗方式。但是,预备后的根管冲洗,也就是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最终冲洗”或者叫“终末冲洗”的概念来说,主动和被动就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了。
有一点还是要搞清楚的,就是我们说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即便是被动冲洗,也可以转化为主动冲洗。但是,主动冲洗也因为动力的性质,能量的大小,所形成的液体动力大小不同,因此主动冲洗的效果就会有差异,这也是众多冲洗系统不断应运而生的原因之一。
小结一下:蒋医生和我从不同的角度都提出了“被动冲洗”这一概念,其所指的内容不同。我指的是所用根管冲洗的液体动力角度而蒋医生指的是超声冲洗的方式。就拿EndoActivator系统来说,从超声冲洗系统的角度来看,是属于PUI(被动超声冲洗);而从液体动力角度来看,又是主动冲洗方式。说来说去的确有点麻烦,如果把前题讲清楚,我想区分还是容易的。
写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把问题讲清楚?或者是更模糊了?记得去年和蒋医生一起在常熟讲课时他在课堂上说过一句话:“就根管冲洗,要讲清楚可能也得要一天时间”。当时我相信很多学员可能并不会太在意这句话,或者说不太能理解简单的根管冲洗也要讲上一天的时间?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会认为根管冲洗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什么要这么详细地写下这篇文章,其意义不光是为了搞清楚根管冲洗的“被动与主动”关系,更主要的是让大家了解,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和思考。
最后,再次感谢蒋医生对我们的分享与支持。没有他的直言与分享,我是不会那么“勤奋”地写下这篇东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