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缺失是临床上常见的和有难度的修复之一,历史见证了技术的进步,从厚重的胶连到薄小坚固的支架又发展到附着体的
当然,不管选用哪一种都能完成功能修复,但随着经济的腾飞,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功能,舒适,美观,耐用很自然的成为我们设计时的必然考虑因素。我们在选择时要考虑功能,基牙的保护,龈缘软组织的保护,患者的要求和经济承受能力。
毋庸置疑支架无论从舒适,坚固,保护基牙软组织都优于胶连,但患者付出的钱也在增加,不用说纯钛,VITAU-2000等金属材质了,但仍有一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例如不想露卡环的,远中基牙缺损不能充填要作冠的。附着体的出现使相当一部分问题得以解决。
美观,舒适,稳定,耐用。我们活动修复还追求什么呢,现在有些人一提到附着体就与暴利联系到一起,附着体是要比支架花的钱要多,但不能抹杀他的优点,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要合理化不能滥用,勉强套用,不能为利益滥用而造成几年后的不可收拾。氧化锆和普瓷的选择你是怎么选择的呢?
开展附着体之前要清楚知道自己是否精通和熟练RPD的设计和应用,是否能精确操作烤瓷冠桥。你可以当附着体是一个直接固位体,而后用支架的理念去应用。
当然要做附着体之前要会选择附着体,要熟悉所用附着体的功能和作用。
按放置位置附着体分为冠外,冠内,和根上附着体,游离缺失一般要选用冠外附着体,冠外附着体的种类很多,我们大概分为两类:刚性和弹性附着体。游离缺失修复的原则是是合力均匀分布在基牙和缺牙区牙槽嵴上,应该用何种附着体必须综合考虑不同患者基牙及其牙周情况,粘膜牙槽嵴条件等作出合理选择。刚性附着体是指理论上在功能状态下,其各组成部分间无法发生相对移动的附着体。弹性附着体则是在功能状态下各组成部分间可以发生一定量的及一定方向的相对运动并允许义齿基托向组织方向有微小的位移。{有人叫应力缓冲式附着体}。我推荐用弹性附着体更符合游离端缺失的受力。
冠外附着体对抗侧向力的能力较弱,试验证实颊向加载力时在基牙舌侧的舌侧辅助臂能起到对抗作用,舌向加载时舌侧辅助臂失去作用,使基牙旋转力加大,此时需要对侧设计间接固位体,但附着体**不要与卡环一起应用,如果必须要有卡环抵抗侧向力,**用弹性附着体卡臂尖不能进入倒凹过深,或使用钢丝弯制。
双侧设计应用附着体的种类类型应一致,否则义齿受力时通过附着体传递到两侧基牙的力会有差异。要充分考虑附着体放置时转动轴与支点线以及牙槽嵴顶连线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弹性附着体义齿的弹性连接应力缓冲效果。双侧游离冠外附着体的放置位置:牙槽嵴与矢状面交角平分线上。两侧附着体交角小于20°。
基牙的选择:
{一}对于合龈距离,一般末端基牙远中缺隙的龈合距离不能小于6MM,当然如果所选附着体高3MM可以相应减小,一般附着体的阳型底端要高出粘膜1MM,才能保证牙周组织的健康和维护。{二}倾斜基牙,要保证基牙倾斜度在25-30°之内,因牙的倾斜度大在义齿承受合力时传递至基牙上的力即使是垂直力也变成侧向力,造成牙周组织创伤,导致失败。而经光弹有限元分析在25-30时受力在基牙的倾斜侧根面很难传导到牙槽组织。{三}要排X线片,看冠根比,最低1:1,看根的形态,单根牙形态不规则或根尖1/3有弯曲要好于锥形根。{四}缺牙区临近的牙要健康,牙体缺损已被修复,失去活力的牙齿经RCT和根尖无炎症,牙周组织吸收不超过根长1/3和牙周无炎症。{五}附着体临床设计时,不能盲目增加数目,增至两个时支持骨阻力应力分布均匀。1999年HONG-SO YANG等用二维有限元分析发现增加夹板固定的基牙数目并不能成比例降低牙周组织的应力。基牙连冠不宜跨度过长。{六}尽量用活髓牙,受力是能很好的承受可摘部分传递至基牙的合力。
有太多的事可说,就到这了。
有准备,有储备,有步骤建立复诊机制,出现问题能处理,合理运用没什么不可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