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开始,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进入正式开业的首期运营期。在今年7-9月份的三个月试业期间,港大医院模式被寄予“改革带路人"厚望的同时,其在医生人才方面设置的“全员聘用制"却一直被业界所质疑。
从港大医院现有医务人员的架构来看,其属于“混编"性质,包括有106名暂以多点执业方式前来工作的香港医生及约50位内地招聘的全职医生。对此,院方确认的薪资评定方式是:港方人员薪酬参照香港,而内地人员并不以此做标准——这极可能造成的现象即是“同工不同酬"。一方面,这就与院方提出的“以岗定薪"相矛盾;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医院内部团结,进而会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
事实上,笔者认为,对于港大医院而言,它目前需要的是高端“中坚层"人才,
而在利益层面,港大医院面临的挑战依旧不少。不可否认,该医院提供的2-3倍于内地医生账面工资(年薪30-40万),对于一些正规从业的医务人员是有不小吸引力的,有医生坦言在港大医院做医生心里踏实,只需考虑如何为病人更好地治疗,潜心研究医术就行了,其他的不用劳心。然而,这样的利好只限于一些钻于医术之人,市场经济中趋利性是无处不在的,在做衡量之后,恐怕还是会有医生选择账面工资较低却暗藏不少“油水"的医疗机构。
综上,倘若人才出现断层,港大医院的运营将会变得艰难,人们对其期许的医改重任也会成为“海市蜃楼"。笔者认为,港大医院敢为人先和勇于挑战的精神是值得赞赏的,但在面对人才缺口这样的困境时,或许更需要的是对现有制度和利益监管的思考和探索。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