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2

牙医王翔建起“心灵剧场”

2012-10-23      来源: 北京晚报   访问量:84    在线投稿

    58岁的王翔有两张名片,一张是牙科主任医师,另一张是剧场的艺术总监。王翔建的蓬蒿剧场位于东城区东棉花胡同,是京城里第一个自建自营的小剧场。这个月,这座四合院的小剧场里,正在上演一场纯文学的话剧。这也是穿白大褂的王翔一直所追求的。

  文学青年却成了牙医

  王翔的老家在河北定县。从小由于随父亲被下放到河南小县城,王翔开始在文学作品中寻找慰藉,直到今天,他还能一字不差地背下《约翰·克里斯朵夫》里的段落。

  初中毕业后,王翔成了军人。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他考上了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在他看来,他是被迫从医,“因为那时候军人只能考军医大”。作为国家最早从事人工种植牙课题的研究生,后来王翔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牙医。1997年,他在京城创办了最早的私人牙科诊所,并拥有了4家分支机构。

  王翔是一名狂热的戏剧迷。1985年,他在北京进修时,接触到了话剧《和氏璧》,顿时热血沸腾。从此,他经常出现在首都剧场,看了300多场话剧。其中,超过20部话剧,他看过5遍以上。他最喜欢的话剧是《哥本哈根》,曾经反复观看了23遍。2003年,王翔在北京成立了国家话剧院戏剧俱乐部。从此,他把自己的一套三居室打通做排练室,组织非职业剧社进行公益性演出。2004年秋,王翔还投资了话剧《暂住证》,在人艺小剧场演出。

  自费建起******民间小剧场

  作为戏剧迷,王翔曾六访纽约。他发现,纽约有近千家小剧场,而北京只有20来个。每年纽约的小剧场都比北京多上演3万部戏。这样算来,每年纽约的观众要比北京的多3000多万人。

  正是这组对比,让王翔下定决心要建一座小剧场,一个能让自己表达的舞台。2008年9月,王翔在跑遍了京城所有能去的地方后,在南锣鼓巷******戏剧学院东墙根租了一个四合院。就这样,在投资120万元后,蓬蒿剧场成立了。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王翔希望更多的普通人能走进剧场,感受人文关怀。

  2010年,王翔将《锣鼓巷的故事》,搬上了蓬蒿剧场的舞台。这部话剧讲述的是胡同里居民自己的故事。王翔笑着说,这部戏的原型其实就是隔壁的大妈。当时,蓬蒿剧场在装修时有点声响,大妈无法理解,报了3次警。后来,时间长了,相互熟了,关系自然就好了。这部戏上演时,剧组还特地给大妈一家人送了演出票。

  “当初居民刚入场时,一片喧闹和躁动。但是,随着戏剧开演,大家逐步安静下来。我能强烈地感觉到,那种人性的力量,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着作用。”王翔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一直坚持办这个非盈利的“心灵剧场”。

  赔钱连轴转也要坚持梦想

  4年来,王翔每天都在“连轴转”。早上8点,他会去牙医诊所工作,下午2点来到剧场,然后一直忙到散戏。赶上南锣鼓巷文化节时,他经常加班到凌晨2点。

  今年3月19日,王翔在筹办第三届南锣鼓巷戏剧节时,突然感到胸口疼痛。第二天,他打车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他一半以上的心肌已经梗塞!就这样,王翔紧急接受了手术,安放了3个心脏支架,才“捡”回了一条命。

  让王翔如此劳累的正是他的小剧场。因为即使有政府补贴,这个剧场几乎每天都要亏损2000元!王翔辛苦经营牙医诊所赚取的利润,全搭进了小剧场里。

  记者看到,在小剧场一进门的玄关上,用射灯照着一句话:“戏剧是自由的”。王翔说,即使赔钱,他还会坚持下去。这是因为他发现国人一味地担心股市或楼市崩盘、惧怕CPI持续上涨,却很少有人关注北京、上海的剧场数目永远是纽约、柏林、伦敦、巴黎的零头儿。在他看来,只有剧场才是消除他内心恐惧的精神空间。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