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营医院的春天真的来了?一线从业者给出的答案并没有那么乐观。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协同生殖医学研究所董协良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拟提交的提案中就提升民营医院发展给出了多点建言,包括鼓励人才流动,呼吁三甲医院和民营医院双向转诊。 去年底,医改配套措施密集出台,其中就包括《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明确,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等一系列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执业环境的措施。 一时间,有观点认为,民营医院的春天来了。 定于今日来京参加两会的董协良却没有那么乐观。他告诉记者: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普遍面临经营压力大、发展空间小、技术人才缺乏、监管机制不健全、社会氛围不佳等困难和问题。从政府层面来看,很多方面已经做到了一视同仁,但社会各界对民营医院的认同感,还需要逐步提高,因此需要做的还很多。 此外,人才问题也是关乎民营医院发展的一大因素。 针对现今民营医院中退休医生占相当大比例的状况,董协良在其拟订的提案中呼吁,应制定人才培养的合理规划。从长远来看,要着力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而不是挖别人墙脚。 许多民营医院原本希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可以打破大医院对优质医师资源的垄断。 然而,董协良表示,现实层面的操作遇到了诸多瓶颈,比如,医师第一执业单位对此政策的抵触、申请多点执业的医师对可能带来的医疗风险的顾虑等。为此,希望对多点执业医师所在的医院制定相关补偿和激励机制,给予一些政策的扶持。 而在已经启动的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措施中,三甲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是其中重要一环,此举有助于为大医院减负,同时便于群众就近就诊。 事实上,民营医院经营者也期待着与三甲医院的双向转诊。 现阶段还很难有更多公立医院的专家型医生走向民营医院,如果民营医院在担负社区医院职能的同时,享受与社区医院同样的双向转诊待遇,肯定能够缓解公立医院床位紧张的状况。很多民营医院的床位常年闲置,非常渴望能够与公立医院一起建立医疗转诊服务。而大部分民营医院都无法与公立医院实行转诊。董协良表示。 董协良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型公立医院的专家前往民营医院会诊,公立医院床位不足时将患者转入民营医院,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民营医院的诊疗水平,也能缓解公立医院的床位压力,看病难的问题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