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宇航员奥尔德林站在月球表面。 “阿波罗11号”在月球上留下的痕迹。 “阿波罗11号”由火箭发射升空。 1969年三位宇航员返回地球。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人类对外太空的遐想仿佛与生俱来。从遐想到实践,人类花费了多年光阴——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从“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舱走出,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在阿姆斯特朗这句名言的回响声中,我们迎来了登月40周年纪念日。在此之前,人类为探索外太空已经付出了代价无数;在此之后,人类探索外太空的脚步不会停歇。 专题文字:温俊华 长期避世 登月第一人不参加公开庆典 为庆祝人类******登月40周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在7月20日~24日开展各种庆祝活动。 登月第二人将出席 美国东部时间7月20日早上9时30分,NASA将在华盛顿总部召开“阿波罗11号”登月40周年纪念新闻发布会,正式拉开官方纪念活动的帷幕。据报道,登月第二人巴兹·奥尔德林和目前为止最后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尤金·塞尔南将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发表讲话。 7月24日,NASA将在美国**的太空研究中心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举行“‘阿波罗11号’溅落海中庆祝活动”。 除了NASA的官方庆祝,美国各地也将举行规模不一的庆祝活动,其中最热闹的要数一个名为“阿波罗”的小镇,将举行包括音乐会和家庭派对在内的一系列狂欢。 但世界上最******的宇航员、“人类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将不会参加登月40周年的任何公开庆典。报道称,阿姆斯特朗19日晚会出席华盛顿史密森学会的一个讲座,但他在演讲中将不会提及登月的经历。此外,阿姆斯特朗将不接受任何采访,也不允许拍照。 自从1969年登月后,由于成名后的巨大压力,阿姆斯特朗甚少出席公众活动和在公众场合发表讲话。 经费不足 美国“重返月球”计划缩水 成功登月是NASA成立以来**的成就,NASA在登月40周年举办多项大型庆祝活动,目的是为了唤起美国人对NASA“重返月球”计划的关注和支持。 自从2006年启动“重返月球”的计划以来,NASA已在这一项目上投入69亿美元。鉴于当前经济形势,奥巴马在上台后委派了一个独立小组全面评估“重返月球”、研发新型载人飞船在内的多个太空项目。在白宫的压力下,NASA已经指派资深火箭和太空飞船设计师另外起草一个“便宜一些”的登月计划。 6000万美国人 认为登月是骗局 除了经费问题的困扰,NASA还遭遇到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登月4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的一项调查显示,竟然有不少于22%的美国人相信“阿波罗11号”宇航员从未登陆过月球,这意味着至少6000万美国人都成了“登月阴谋论”信徒。 自1979年以来,世界上就流传着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载人登月是一个大骗局的“阴谋论”。阴谋论者相信,“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的画面是在美国内华达沙漠中的某个军事禁区中拍摄的,而缓缓着陆的登月车则是像一个电影拍摄棚中的一个道具,被几根钢绳慢慢垂吊到沙漠地面上的。阴谋论者提出的证据包括登月车没在月球上留下“脚印”,美国国旗在无风的月球上“迎风飘扬”等。 尽管NASA对“登月阴谋论”进行了多次辩驳,但相信这一阴谋论的美国人却越来越多。1979年只有6%的美国人相信“阿波罗11号”飞船载人登月是骗局;到了1999年,相信“登月阴谋论”的美国人数目增加到了11%。 “阿波罗11号”登月 不为人知的细节 在阿波罗11号40周年之际,美国作家克雷格·尼尔森出版了著作《火箭人》(《Rocket Men》)。通过大量的史料研究,尼尔森在书中详细描述了阿波罗11号登月前后的种种细节,其中就有下面10个不为人知的有趣的细节。 1贵宾离点火台太近 阿波罗土星火箭装载的燃料足以把45公斤的榴霰弹射到近5公里开外,美国航天局也不能保证火箭不会在发射过程中爆炸,于是他们让所有来观看发射的贵宾都坐在离点火平台5.6公里远的地方。 2电脑没手机先进 阿波罗11号里电脑的处理能力还没有现在的一部手机好。 3排便麻烦吃止泻药 本来宇航员的饮用水是从一个燃料电池里来的,就像现在家中的空调会滴水一样,但由于阿波罗11号的氢气过滤器失灵,没有经过过滤的水就像香槟一样,喝得宇航员满嘴都是气泡。同时,那时候还没有技术让人在零重力下排泄,上大便就变得十分麻烦,致使其中一名宇航员在整个登月任务中不得不吃止泻药来避免大便。 4缺燃料差点撞月球 当阿姆斯特朗要着陆时,登月舱几乎已经没有燃料了,许多地面指挥员担心他可能会直接撞到月亮上去。但有工程师计算表明,在登月舱着陆时,可能会有很小一部分废气会被压力冲回火箭里面,从而点燃剩余的推进剂。 5降落动作太“温柔” “人类的一小步”实际上并不小。由于阿姆斯特朗在操作登月舱降落时动作太轻柔,以致机舱的减震器根本没有压缩,之后他不得不从高近1米的登月舱架子上跳下来。 6登月舱没门把手 当奥尔德林第二个到达月球表面时,他要确保登月舱大门没有关闭,因为门的外面没有把手。 7国旗难插月球表面 登月后最困难的事情是放置国旗。此前的研究预测月球的土壤是很软的,但登月后发现,月表只有很浅的一层尘埃,下面都是坚硬的石头。最后他们费了不少工夫才把旗杆插到地里面去一点点。 8气体外泄多飞6公里 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在着陆前没有充分减压,造成气体外泄,就像香槟冲开瓶塞一样,这使得登月舱比原定目标多飞了6.44公里。 9“小老太太”做“气泡” 宇航服里有一层密封气泡,让航天员能处在与地球类似的压力下,由一个叫“小老太太”的工作组做的。 各国探月动态 美国: 2006年12月,NASA发布“重返月球”计划,根据这项计划,美宇航员******重返月球可能在2020年,随后,美国将逐步建设月球基地,包括电力供应系统、月球车装配及宇航员居住区。 俄罗斯: 前苏联为实施登月计划曾发射过32枚月球探测器,并且先于美国成功地实现了在月球表面的******软着陆,第一次发回了月球表面的图像。俄罗斯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宇航员登月,并打算在月球建立******性基地。 欧洲航天局: 2006年,欧洲航天局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实现了定点撞月。欧洲航天局希望在2020年至2025年间将航天员送上月球。 中国: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实现定点撞月。 印度: 2008年10月22日,印度发射首颗无人月球探测器“月球飞船一号”并将印度国旗送上了月球表面,标志着印度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起步。印度的下一目标是于2011年将“月球二号”无人探测器送上太空,并让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 日本: 根据日本宇宙航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