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一个专家号等半天,专家看病三两分钟就打发了,许多患者为此忿忿不平。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来出台一项规定:门诊初诊病人,每人次平时最少得8分钟,住院问诊及体检需30分钟,术后沟通不少于10分钟。 在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的当下,此举可行吗?武汉能借鉴跟进吗? 患者盼望医生多讲点 青山的黄屹洲是一位血友病患者,每次出血需要八因子凝血治病,有时涉及骨组织疼痛必须看骨科,就想找协和骨科的主任杨述华看病,由于不知道可以汉网预约,早上7点就已经挂不上号了。本月初,通过预约,他好不容易抢到一个38号,又排了3小时的队才见到专家。 当时门诊就像春运的火车站大厅,杨主任的诊室配了3个助理医生,层层“过滤”,简单的问题助理解决,复杂情况杨教授才亲自看,这样一上午也不过40多个病人。“那一次至少给我看了10分钟。”黄屹洲说,作为病人,就希望医生能看过细一点,多说几句。 华苑小区陈富贵爹爹曾经在大医院住院两周,教授却只见过一面。此后,他就成了社区医院的“粉丝”,有个头疼脑热******社区医院:“基本不用排队,医生也熟,能多聊几句,把注意事项交代得清清楚楚。” 记者算了一笔时间账:以专家门诊为例,从8点半到12点共3个半小时,如果平均一个病人耗时8分钟,一上午只能看26个病人。而现实普遍的情况是专家号半天都得看40多个,还不断有人“加塞”,平均每个患者5分钟,想听悉心讲解实在不现实。 医生说看病难定时间 汉兴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程新芹认为,医生的接诊时间绝不能“一刀切”。她解释,年轻人基础病较少,感冒或腹泻都比较单一,问诊5分钟也能解决问题。“你想多讲几句,人家还没时间听。”而老年人往往合并高血压、心衰、脑梗等,即使呼吸道咳嗽,除了听心肺,还要询问比较夜间情况有何不同,整个流程走下来少说也得一刻钟。住院检查就更细了,有时远远不止广州这家医院规定的30分钟。 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吴杰一直主动限号,半天门诊一般不超过25个号,“要确保医疗质量,就得花时间,外地病人或情况紧急的患者,我才加号。” 吴杰说,别的行业可以标准化生产,医学上却不行,因为同病不同症状,比如感冒可以表现为咽痛、发烧、流涕,还可能是腹泻,所以诊断时间上会有区别。但若是看专家号,一个病人的确不能少于8分钟,否则会流于“应付”。换个角度,到了正高的专家年纪都挺大,一口气看四五十个病人肯定会疲倦劳累,从而影响判断,也是对病人不负责。 国外医生问诊也因病而异 “广州中山医院这项举措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施起来操作性不强。”湖北省新华医院医务处主任姚兵认为,医患加强沟通很有必要,但不同医院的病源特点也不同,硬性规定接诊时间并不科学,也难于长期坚持。此外,规定接诊、查房等时间,那么专家在同一段时间内接诊的病人只会减少,也可能加剧其他病人的“看病难”。 正在美国进修的协和医院骨科副教授叶哲伟说,医生接诊病人,不是流水线上生产零件。衡量医生水平是看他能否做出正确判断和治疗,绝不是时间上达到多少分钟。“美国没有这种规定,门诊或查房,有的患者几句话就过去了,有的则会反复来检查问诊。”他说。 武汉市卫生局医政处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此举实质是呼吁医患要加强沟通,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武汉暂不考虑。要扭转这一现象,还是要呼吁分级诊疗,引导市民合理就医,小病进社区,同时大医院积极开展双向转诊,加快周转。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