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解医患矛盾,医生能否多走一步?昨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医院推出“每天与患者沟通多一点”优质服务活动,规定医生每天应保证与患者沟通的时间,约谈病人时须着正装树立专业形象,病人出院时要给医生护士打分,成绩将纳入考核。分数垫底的医生将被主管请“喝咖啡”。 医疗资源紧缺,许多医院无法保证医患接触时间,沟通不畅成为医患矛盾高发的原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订医生接诊沟通时间表,以制度化的方式来保证医生对病人的接诊时间是十分有必要的。 从接诊初诊病人的不低于8分钟,到问诊及体检的30分钟,再到手术前聊天的时间,最后再到病人出院前医生的嘱咐时间。应该说,中山一医院的这个医患沟通时间表十分细致,基本囊括了一位病者从进医院来,到治愈后出院所有与医生沟通环节的时间,都有明确最低限度的规定。但是,仅仅只是强调沟通时间的增加,以硬性规定保证医生“每天与患者沟通多一点”,就能缓解困扰已久的医患关系矛盾吗?恐怕,难以让人乐观。 在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与庞大数目的就诊人群,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反映在医患沟通上,便成了一个“悖论”:与患者个体沟通时间延长了,整体问诊速度就跟不上;但整体问诊速度加快,患者个体沟通就难以保证了。通过医患沟通时间表,的确使得医生对单个病人的就诊时间增长,但是,需要就诊病人的数量却不是因此而减少,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医院整体的接诊、治疗的速度与效率。单位病人就诊时间的增长,既增加了后来病人的就诊的时间成本,又使得医生的工作时间变得更长。长时间的接诊工作对于医生的耐心、责任心,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很难让人相信,在如此长时间、高强度的接诊工作压力下,医生还能一如既往地保证接诊的工作质量。医生接诊时间越长,病人问诊的边际效率会逐渐递减。因此,即使有沟通时间作为保证,后来者病人难言满意。医患关系以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此外,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90%以上的医患纠纷实际上是由沟通不当导致的。医患关系的紧张,除了沟通时间不够之外,沟通的效果太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虽然医患之间沟通时间增加,却并不能等同于医患之间沟通的有效性。医生还得要“会说话”,懂得沟通的技巧,让患者“听得明白”,从而使其焦虑情绪得以缓解。 缓解医患关系矛盾,关键还在于弘扬医生们“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让病人从心底里信任医生。而这,绝非一纸医患沟通时间表就能达成。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