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贺福大生工所攻克痛经难题。”11日,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大楼上挂出一条幅在微博上火了。不少网友说,福大研究的是“最有爱的课题”,也有人好奇,这个难题是怎么攻克的,有用吗? 痛经并非福大生工所攻关课题,取得成效同样可喜。在非自己专注的领域探究,不构成质疑的前因。无心插柳,于不经意之间,由于偶然的灵感突现,抓住一闪而过的瞬间,取得惊人成就的从来就有;仅经过了“一个暑假的实验”,亦非否定的理由。只是,福大生工所研发的“痛经膏”,目前仅在部分群体中显效,虽然研发者郭博士等人专门委托福州一家日化公司生产了一些试用装,开通了微博,给很多女生提供试用,但这仍然仅限于非医疗渠道的非正规使用。 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中,对医疗卫生类科技成果鉴定管理要求极严,为的是确保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与饮料、化妆品科技成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防止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并出台了《对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与饮料、化妆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的补充规定》,凡药品(中药、西药、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科技成果,必须符合《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并取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药政管理机构的批准文件。 从报道来看,于“不算正式的课题”研发出了“痛经膏”的福大生工所,这一系列的权威认定都无。在此情形下,“祝贺福大生工所攻克痛经难题”的大红条幅,赫然悬挂于研究机构的大楼之外,作为重大科研成果隆重推介,实为不妥。 对于痛经的疗效,新闻正文里的字眼是“缓解”、“好转”、“基本消失”、“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与标题中“攻克痛经难题”的差异很大。标题的判断远大于实际。显然,《博士因小师妹痛经攻克痛经难题》的标题制作也太过雷人。 这则新闻标题还衬托有不可轻视的信息个性。信息个性指的是信息具备自己的性格与指向。“因小师妹痛经攻克痛经难题”,或许意在表达科研动力之源,传达爱意和人性的温暖。然而,如此突出情感元素,虽然大大增加了对受众的阅读吸引,却让受众陡然松弛了取舍判断之弦,心理期盼被暗暗迎合之际,受众必然降低对新闻事实的全面关注度。 就重要性而言,记者应力避评论褒贬,受众关切的是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记者貌似客观照搬了条幅上的字样,但由于条幅内容本身有着夸张和扭曲,用于标题,没了自己的甄别与判断,导向必然错误。对疗效的显著性如此肯定,疑似“夸大疗效”的医疗广告。而在医疗广告中,诸如“彻底解决”、“杜绝复发”等用语,绝不能轻言。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