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污水抗生素超欧美 ——私人诊所普及是成因之一 [ 因为公立医院看病要轮候很长时间,私立医院又费用高昂,因此香港很多人并不愿意去公立医院看病,而选择去那些私人诊所看病开药 ] 最近,两宗抗生素相关的事件再度引发香港社会对于抗生素滥用问题的关注。 第一则是香港防护中心在今年8月最新一期的《传染病直击》(英)中披布,在7月份共接到高达89宗的社区型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CA-MRSA)感染案例,较6月份大升15%。其中最严重的一名患者年仅一个月,送院时出现流鼻水及呕吐等症状,最后不治身亡。 第二则新闻是,香港《经济日报》引述城市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称,香港水域污水里所含的12种抗生素量,有过半高于欧美地区。据悉,城大曾经在香港的7个污水处理厂抽样化验,发现了12种香港、内地和欧美都经常使用的抗生素,其中6种在香港污水的含量超过了欧美地区,包括用作医治喉咙痛和肺炎的抗生素阿莫西林、红霉素和氟喹诺酮。而整体而言,整个珠三角的污水被验出的9种抗生素含量都高于欧美,其中氟喹诺酮更高于欧洲国家约5倍。 香港一家公立医院的儿童医生赵女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不少私家诊所的医生胡乱开抗生素药物,是导致香港抗菌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原因。用通俗的话来说,细菌会不断演化,以适应抗生素所产生的抑制作用,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最终令抗生素药物失效。 上述“社区型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CA-MRSA)”就是其中一例,能够抵挡大部分青霉素等抗生素。 “香港近几年不少儿童传染病发生,例如流感以及手足口病等,不少医生为图省事,也不作检查和咨询,就给病人开了抗生素药。”她说,“这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 在香港医院,面对病人,惯常做法是先抽取一些体液样本,以判断病因,而不是急着吊瓶。 如果感冒确认是因细菌感染,才会给开抗生素,但一定会要求吃完整个疗程(通常是五天左右),如果是一般的病毒性感染,则通常是开一些针对某种症状的药物,但更多是让病人凭借自身的抵抗力去对付病毒。 在香港开私诊近20年的儿童医生严青波则解释,很多情况下,诊所医生也没有办法。“医院有设备和技术对病人的体液进行病源分析,而私人诊所根本不具备这种条件,”他说,“而且样本的分析至少要一到两天时间,即使我们有仪器,病人也等不及。” 很多私家诊所医生现在采取的一个做法是,会给病人同时开具一个疗程的抗生素药和其他非抗生素类治疗用药,但是要求病人如果要服用抗生素,就要全部服用完。 严青波承认,滥用抗生素,已经给香港社会带来了一些隐患。 比如通常刚出生的婴儿,自身就带有母体里带过来的抗体,可以抵御大部分的病毒,而导致上述一个月婴儿死亡的原因,很大可能是其母亲身体里的抗体对上述细菌无效。 但严青波也认为,这种现状很难改观。因为公立医院看病要轮候很长时间,私立医院又费用高昂,因此香港很多人并不愿意去公立医院看病,而选择去那些私人诊所看病开药。 事实上,随着耐药病菌的上升,医院也开始受到影响。 香港医管局的数据显示,公立医院各科使用的抗生素的用量都有所增加。2011年每千剂药中,就有38.47剂为抗生素,较2008年的35.91剂有所增加。而港卫生防护中心的统计数字显示,去年香港共有624个人感染了CA-MRSA,较2010年的495宗上升26%了。 医管局也已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总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壮医生早在去年公开呼吁,要留意滥用抗生素问题的后果。医管局也劝告医生慎用抗生素,以堵截抗药细菌的传播。同时,由微生物医生、传染病医生、药剂师、感染控制护士组成的专科队伍,会每日收集及评估前线医生处方抗生素的情况。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