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牙缺失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深覆、缺隙变窄、中线不正等,如果不能及时修复,随着时间的延长缺牙间隙会越来越窄,深覆越来越严重,致使患者失去修复的条件。我们采用了矫治性修复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本文选病例12例,均为女性,年龄10~18岁,上前牙缺失数1~3颗,缺牙时间1个月至10余年。失牙原因:先天性缺失5例,后天性缺失7例。
2.治疗方法:矫治性修复,典型病例如下。
例1,女,18岁,1997年5月初诊。病史:患者乳牙脱落后,恒中切牙未萌出,曾用固定矫正器治疗无效。因严重影响生活特来求治。检查:|1缺失,缺牙区牙槽嵴丰满,缺牙间隙2mm, 2|2 为锥形牙, 1|2 向缺隙侧倾斜,中线左偏,深覆Ⅲ度。X线片见:|1 水平阻生,根长短于5mm。治疗计划:矫治性修复治疗。治疗方法:用活动矫正器进行扩牙弓治疗,加用纵簧推 1|2 向远中,每周加力。3个月后,缺牙间隙大于对侧同名牙近远中宽度,按王征寿四类设计进行矫治性修复。前牙基托超厚设计,保持后牙距离在2mm。嘱患者早期吃饭时取下,饭后立即戴入。每月复诊一次,直至后牙有咬合为止。半年后复查,患者及家长均满意。
例2,女,11岁,1998年2月初诊。病史:外伤1个月,上前牙已根充。查: 1|1 残根,松动Ⅲ度。X线片见:根折,下前牙咬于上前牙根部。治疗计划:拔除 1|1 残根,矫治性修复。治疗方法:取模型,按王征寿四类设计修复。前牙基托超厚设计,保持后牙距离2mm。一个月后加高前牙基托。半年后复查,后牙咬合良好,前牙深覆改善。
3.讨论:根据本组所选12例上前牙缺失病例的病史及检查,病人都伴有深覆,而先天性缺失的病人病史长,缺牙间隙小,中线偏向患侧,缺牙部位牙槽嵴丰满。病人曾多处求医,有治疗史。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矫治性治疗、光固化治疗、修复性治疗,但往往不能使病人满意。我们在治疗设计时,首先考虑病人为青少年,牙槽骨富有弹性,正处于发育阶段,经过X线检查确定不适合矫正性治疗时,应考虑矫治性修复。通过扩牙弓,使缺牙间隙扩大,中线矫正,有足够间隙时进行修复,同时矫正深覆。及早地解决了病人因缺牙而带来的外貌缺陷。在外伤性缺牙的病例中,有50%的病人伴有深覆,上前牙过突,此类病人病史短,无过多的治疗经验,在治疗时,病人要求保持原有的面形,我们既要保证义齿的美观,又要考虑深覆的矫治。
在本文所选12例病例中全部达到病人及家长的满意。由于我们所选择的病例均为青少年,牙槽骨可塑性大,疗效较好。笔者认为矫治性修复是较理想的修复方法,但适应症应严格控制,如果患者年龄偏大,对深覆矫治效果不佳,患者拒绝戴用义齿而选择一些不适当的修复方法,可导致患者牙系统更大的破坏。
青少年正处于发育阶段,修复治疗不应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义齿应定期更换,如果组织变化大缺牙间隙变小者,可考虑附加扩弓装置,以促进颌骨发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