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丙肝发病率逐年上升 医生提醒:文身打耳洞 小心染丙肝

2012-08-27      来源: 云南网   访问量:73    在线投稿

    昨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大型丙肝科普宣传讲座、义诊活动。记者在这个活动上了解到,我国人群丙肝发病报告人数逐年上升,全国第二次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人群发病率为3.2%,而中南地区达3.8%,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此推算,我省有超过140万丙肝患者。”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三科主任刘云华说,丙肝病毒和乙肝、艾滋病病毒一样,也是通过血液、性、母婴3种途径传播,但丙肝病毒最容易通过血液传播。文身、打耳洞等用针头扎入体内,针头往往会在不同顾客身上反复使用,且没有专门的立法对这些行为作出严格的卫生要求,所以往往会引起病毒交叉感染。

  病例1

  环卫工人马女士最近被查出染上了丙肝,这让她十分不解:自己不吸毒,既没输过血、也没拔过牙,怎么会和丙肝结上缘呢。医院帮助马女士进一步排查,最后得知马女士几年前在地摊上打过耳洞,经过分析,导致马女士感染丙肝的正是打耳洞。

  病例2

  无独有偶,和马女士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周先生。7月初,周先生因乏力、食欲下降、上腹部疼痛住进医院,被诊断为丙肝肝硬化。周先生否认自己有过吸毒、拔牙、输血史等,后经过医生排查,医生发现祸首竟然是10年前的一次文身。10年前,周先生的孩子出生,他把孩子的照片文到了身上,殊不知就是这次文身,让他感染上了丙肝。

  医者说 吸毒文身成感染主因

  以往,70%~80%的患者是在输血和注射吸毒时感染丙肝的。刘云华介绍,但是现在门诊中发现,一些年轻患者不曾动过手术,也没有相关的接触病史,却感染了丙肝,原因就和文身、打耳洞或者拔牙等有关。“文身、打耳洞等用针头扎入体内,针头在不同顾客身上反复使用,容易引起病毒交叉感染。” 更糟糕的是,针头携带的丙肝病毒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融入人体血液中,然后进入肝脏,造成病情恶化。因此通过文身或打耳洞感染上丙肝的人,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肝炎感染症状,等到发现时已是肝炎中度或者是肝硬化,从而贻误了治疗的时机。

  刘云华建议,不管是文身、打耳洞还是拔牙,都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如果文身、穿孔、看牙后,感觉到疲倦、反胃、食欲减退、肌肉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变化,应及时就医。

  抽血就可让丙肝“现形”

  “由于还没有预防丙肝疫苗,因而生活预防尤显重要。”专科医生说,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及其他无皮肤破损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播丙肝病毒。“咳嗽、打喷嚏不会传播。蚊虫叮咬也不会。”

  “如果进行过文身、文眉、打耳洞、穿舌环等美容项目,又不能确定美容器具是否经过正规消毒操作,建议查查丙肝抗体。” 刘云华介绍,只需抽1毫升血,就可让丙肝“现形”。

  丙肝患者易患抑郁症

  刘云华每天都会接待患有抑郁症的患者。“现在我们正在做一个课题,具体的数据还在进一步统计当中,但丙肝患者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刘云华说,两天一次的干扰素注射,副作用让患者难以忍受。

  丙肝患者黄玉(化名)已经一个月没有出门。“我的头发掉了很多,觉得活着没有任何意思……”黄玉泪流满面,患病后的经济压力、副作用以及身体上的痛苦,让她无力承受,以致又患上了抑郁症。

  我省专家表示,目前正在进行一项课题,研究干扰素副作用是否使丙肝患者患上抑郁症。

  保肝丸治疗不了丙肝

  刘云华介绍,不少丙肝患者并不清楚丙肝是可治愈的,在被确诊后,都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丧失治疗信心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导致抑郁症患者多发。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患者过于乐观,盲目地认为保肝丸可以根治丙肝。

  “尽管丙肝的危害性不容小觑,但只要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坚持标准治疗方案的原则,丙肝是完全可以被治愈的。”刘云华表示:“肝炎保健药品是丙肝的辅助治疗方式,无法治愈丙肝。患者一旦发现丙肝病毒感染,就应立即前往医院专科进行规范化诊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否则很有可能会贻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王劲松)

  相关链接

  丙肝高危人群

  1992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维持血液透析者;

  共用过注射器;

  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侵袭性操作和 针刺等;

  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

  接触过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

  不安全性行为者;

  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针灸、美容(穿耳洞等)等。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