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为人工种植牙的即刻种植选择适合 的骨代用材料。方法 选用HA喷涂钛芯种植体16颗,在狗的下颌牙拔 除之后即刻植入,同时在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处分别填塞四种不同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两种以TCP为主,两种以HA为主。另有两颗种植体周围未放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观察期 为3个月和6个月。结果 通过不脱钙骨块切片的光镜观察和透射 电镜组织学观察,以及定量组织学分析,以TCP为主的复合材料优于以HA为主的复合材料。 结论 该骨代用材料在生物体内能被吸收并诱发新骨形成,与种植体 可产生良好的骨融合。
【关键词】 骨代用材植 种植牙 即刻种植
即刻牙种植是在新鲜拔牙窝内立即植入种植体而无需等待拔牙创的 愈合。本研究是为即刻种植寻找适合的骨代用材料,因为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为新骨替代是 即刻种植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笔者通过动物实验对四种材料进行筛选,以期选择出具有良 好生物相容性、高效骨诱导性的材料。
材料和方法
1.材料: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羟基磷灰石(HA)喷涂钛芯种植体, 骨代用材料为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分别以α、β-磷酸三钙(TCP)和HA为主要成 分,用粘多糖、蛋白质作为粘合剂的两组四种复合材料。
2.实验动物及手术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狗四只,随机分成两组,观察期为3个月和6个月。采 用分离麻醉,每只动物拔除下颌两侧两颗前磨牙,扩大拔牙窝,将种植体放入,在其周围分 别填塞四种骨代用材料。在右侧放TCP为主要成分的1#、2#,左侧放HA为主要成分的3#、4# 。两只观察期为3个月的动物再拔除左侧第一前磨牙后放入种植体,未放任何材料做为对照 。
3.观察项目:①X线观察:术后3、6个月分别取四只动物带种植体的下颌骨骨块拍X线片。② 带种植体不脱钙骨块切片光镜观察,选择一只观察期为3个月的动物,连同种植体取下颌骨 标本,用Leitz-1600硬组织切片机,沿颊舌方向通过种植体纵轴切开制片,甲苯胺蓝染色。 ③透谢电镜观察:在种植体-骨组织界面处取材,JEM-100CX电子显微镜下观察。④组织形 态学测量:其余3只动物的下颌骨常规固定、脱钙,取出种植体,石蜡包埋。每个标本沿种 植体长轴近远中方向做3张切片,HE染色,采用四川大学研制的Mias-2000型图像分析仪对组 织切片作定量组织学测量。每张切片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测量指标为骨性结合率(Osseo integration Rate)。
结果
四只动物共计18颗种植体,在观察期为3个月的动物中2颗周围未放任何骨代用品 的种植体没有获得骨性愈合,种植体松动。其余16颗均生长良好,种植体稳定。切开牙龈后 ,可见新生骨与原齿槽骨无界限,亦未见任何残留材料。
X线片观察结果:每只动物右侧充填TCP复合材料的种植体愈合良好,左侧充填HA复合材料 的种植体中、下三分之一骨愈合良好。2颗空白对照的种植体周围有线形阴影。
带种植体不脱钙骨块切片光镜观察结果:镜下可见空白对照的种植体界面呈膜状结构,有 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而无骨愈合。充填1#材料处骨组织已长入种植体的HA涂层内,涂层 开始降解。无论是种植体的根部还是中部界面新骨骨细胞增多,新生骨与种植体密切接触, 骨细胞已成熟、钙化,呈蓝色。充填2#材料的骨结合情况与1#材料类似,并可见环形的哈佛 氏系统。充填3#、4#复合材料在部分地方也可以看到良好的骨融合,可见骨陷窝,但有些地 方呈纤维愈合。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四种材料中,填塞1#材料的标本中所见骨细胞最多,镜下可见 骨原细胞,还有位于骨小管内的成骨细胞突起,周围有空泡化的线粒体,两侧为纵横交错的 胶原纤维。单个分散于骨板间的骨细胞,胞体较小,呈扁椭圆形,细胞质内有扩张的粗面内 质网、线粒体。胶原纤维走行互相垂直,胶原横纹非常清晰。
组织形态测量学结果:见表1。
表1 四种材料各期骨性结合率(%)
种植时间 |
骨性结合率 |
1# |
2# |
3# |
4# |
3个月 |
72.794±2.094 |
92.951±0.961 |
52.652±2.981 |
6 8.330±2.461 |
6个月 |
85.40±0.654 |
93.029±1.179 |
72.539±3.578 |
53.126±6.49 6 |
通过对四种材料骨性结合率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F=188.13,提示组 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再进行两两比较的q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四种材料骨性结合率均数两两比较的q检验结果 |
对比组 |
两均数差(%) |
P |
2#与1# |
93.02-85.39 |
>0.05 |
2#与3# |
93.02-62.54 |
<0.05 |
2#与4# |
93.02-52.93 |
<0.05 |
1#与3# |
85.39-62.54 |
<0.05 |
1#与4# |
85.39-52.93 |
<0.05 |
3#与4# |
72.54-52.93 |
>0.05 |
讨论
Becker等[1]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用聚四氟乙烯膜(ePTFE)加血小板 生长因子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PDGF/IGF-I)所形成的骨量很高,而对用脱钙冻干骨的作用 表示怀疑。1995年谭包生等[2]进行的研究结论是在即刻种植中植入自体骨松质仅 在早期对诱导新骨生成有一定作用,但对新骨成熟后的骨量无明显影响。Takeshita等 [3]在1997年报告:植入骨缺损处的HA颗粒被纤维结缔组织包绕,新骨仅偶然在颗粒中 间可以见到,空白对照组的骨缺损则完全被结缔组织充填。通过上述文献说明这些骨代用材 料有的不易提取,且价格昂贵;有的生物活性不易长期保持稳定;有的则促进新骨形成的效 果不肯定。本文采用以TCP和以HA为主要成分的两组四种复合骨代用材料,这四种材料的物 理性能达到临床要求,粉状材料遇生理盐水或血液之后呈糊状,可严密填塞于骨缺损处,起 着生物充填及初期稳定作用。
目前国内关于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的超微结构的详细描述尚不多见。David等[4]于 1992年在动物实验中用透射电镜和高压透射电镜从三维空间观察了种植体界面上骨和骨细胞 的活性,并观察到了成骨细胞被骨基质包绕形成骨细胞的过程。本实验观察期为术后3个月 和6个月,见到的是成熟的骨细胞,相应细胞器较少。由于标本经过脱钙处理,未能观察到 球形钙化包含体。电镜下见到大量丰富的胶原纤维,走行方向互相垂直,证实了骨基质的结 构呈板层,同一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的纤维则相互垂直。这种结构形式有效地 增强了骨的支持力,使种植体真正达到了骨融合。
本实验对种植体骨组织界面采用长度做单位,计算出骨性结合的程度。经统计学处理之后可 以看出,由于1#,2#材料同属TCP为主的复合材料,3#,4#同属HA为主的复合材料,故每组 两种材料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以TCP为主的材料优于以HA为主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显著性差 异。
作者单位:朱甄慧(天津市口腔医院300041)
杨连举(天津市口腔医院300041)
宋建中(天津市口腔医院300041)
王汝江(天津市口腔医院300041)
陈瑞阳(天津市口腔医院300041)
沈军(天津市口腔医院300041)
马建标(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
何卫冰(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
参 考 文 献
1.Becker W,Samuel E,Lynch U,et al.A comparison of ePTFE m embranes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s and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 or demineralized freeze-dried bone in promoting bone forma tion around immediate extraction socket implants.J Periodontol,1992,63:929.
2.谭包生,朱宣智,佐藤纯一,等.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实验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 5,30(1):10.
3.Takeshita F,Yasunori A,Shinji L,et al.Histological comparison of early wo und healing following dense hydroxyapatite granule grafting and barrier placemen t in surgically-created bone defects neighboring implants.J Periodontol,1997,68: 924.
4.David D.S,Philip JH,Allen LS,et al.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 and high voltage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of the bone and osteocyte activit y adjacent to unloaded dental implants placed in dogs.J Periodontol,1992,63:44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