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亲子育儿网站宝宝树发布的《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显示,每年全国产科医生、助产人员收受红包金额将近15亿元。(广州日报6月24日:《中国产科人员年收红包近15亿》)
生儿育女,对年轻父母而言,诞生的既是爱情的结晶,更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当然是件大喜事。但,产妇及其亲友给医生送红包,却隐含着莫名的焦虑与担忧:有劳多多关照,千万别有个阴差阳错。其中,透出的是产妇对医生的不信任,认为只有送了红包,才可能得到悉心护理。而现实中,确实有那么一些产科医生,一门心思盯着产妇们的钱袋。据湖南某报前不久报道,当地一些产妇明明可以自然生产,可在医生误导下却做了剖腹产手术。而后者的费用大约相当于前者的三倍。当然,如果产妇对医生“客气”一点,人家大笔一挥,便可省下两三千块钱。 收红包之风所以在各地产科蔓延,关键还是相关制度形同虚设,对医风医德的监管很不到位。2007年3月,卫生部出台的《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医师若收取患者财物,将被暂停执业活动,或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2007年3月19日新华社:《卫生部新规制约医师权力 收红包可吊销执业证》)当时,“医生签订拒收红包承诺书”之类新闻充斥各地媒体,仿佛一夜之间“白衣天使”们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而事实却远非如此。怨谁呢?不收白不收啊---两年来,偌大一个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医务人员,因收取患者红包,医师执业证书被卫生管理部门收回的,我们见过几个?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仅全国产科医生年收红包就多达15亿,那各地医院所有科室医生,一年下来该收多少红包呢?只怕是个骇死人的天文数字!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上述“办法”颁发之时曾充满信心地表示,新规有望提高医师整体素质。现在看来,他不仅过高地估计了红头文件的威力,而且低估了医疗腐败的顽固性,特别是某些医生职业道德低下,非同一般的“钱商”!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