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医疗器械费用高致“看病贵” 专家建议实行专卖制

2012-08-10      来源: 时代商报   访问量:92    在线投稿

    昨日,第二十八届沈阳国际医疗器械设备展览会在沈阳科学宫举行,展会上,记者了解到,与传统医疗器械相比,现在的医疗器械因为设计和功能等方面的改良,价格上相差很多。同样是国产病床,传统的价格900多元,全自动的是9万多元,相比之下全自动的价格贵了100倍。医疗器械费用高直接导致了“看病贵”,为了解决“看病贵”,辽宁已经开始实行集中采购医疗器械。相关专家建议,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实行医疗器械专卖制度,依法取缔各种层层加价的代理商。

  [现场]

  病床从900多到9万元不等

  本届展会总共展出了五六千种医疗器械,但是多数属于一般性的医疗器械,多为检验、分析、手术用品等常见的医疗器械。

  病床是展会上展出最多的一种医疗器械,一家展位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病床。从病床的外形上看起来,病床仅仅分为可以折叠的和不可折叠的,但是价格上却相差很多。

  河北省一家医用设备公司销售经理王全新介绍,该公司是国内**的生产病床的公司,展出的病床从900多元到3万多元不等,除此之外,该公司最贵的病床还未带到现场,价格为9万多元。“最贵的病床属于全自动病床,它可以调成座椅,也自带餐桌,材质上和功能上比传统病床都要先进,当然价格上也相差很多。”王全新介绍。

  [调查]

  器械费用高致“看病贵”

  医疗器械价格的高涨直接导致了医院的成本增加,最后这种压力只能“转嫁”到了患者身上。

  据了解,目前沈阳的三甲医院基本上都采用了全自动的X射线摄影系统,针对不同部分的检测费用一般在100多元到几百元不等,而这种采用传统的仪器监测费用仅为几十元。

  这种压力的“转嫁”在大型医疗器械上更为突出,仔细算一笔账会发现,在患者的治疗费用中使用医疗器械的费用往往占有很大的比例。

  一位沈阳市某三甲医院的院长介绍:采购一台进口的核磁共振机要花1400万元至1700万元,使用寿命一般为6年左右。医院分摊到每年中的成本大约200万以上,加上费用较高的医用耗材、保修、人员工资等费用,又加大了成本。而这些进口诊断仪器则是三甲医院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

  在手术中,也存在着这种压力的“转嫁”。例如,一个5万元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植入体内的血管支架和各种辅助器械就占了治疗费的84%。

 [措施]

  超五万医疗器械集中采购

  医疗器械费用高导致了“看病贵”其实早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近年来,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多次对此进行关注。

  针对这种情况,2009年,辽宁省提出省内各级政府、行业、国有企业开办的所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在采购5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时,均参加医疗器械集中采购。

  通过采取集中招标、平台采购、阳光操作、适度竞争、加强监管、违规必究等措施,逐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医疗机构资金利用效率,降低百姓就医成本。

  另外,我省对医院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也有相应的制约,作为医院不能随便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在采购大型医用设备时,必须先取得配置许可证,方可列入集中采购计划。

  为了使集中采购真正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医疗器械的集中采购,必须保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

  [现实]

  医院向国外贷款购买医疗器械

  除了医生的水平外,医疗器械也是一所医院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条件之一。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些医院除了政府给集中购买的医疗器械外,自身也在购买一些医疗器械。

  在购买医疗器械时,很多医院也遭遇了经济危机。2012年初,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公布的医院申请国际贷款的事情就说明了这一切。

  国家发改委的网站上介绍,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抚顺市第二医院、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朝阳市中心医院、葫芦岛市中心医院等多家医院都获得过奥地利政府和以色列政府的贷款,而目前还有一些医院的贷款项目正在等待批复中。

  对于贷款,一些医院的负责人也表示很无奈。“医院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购买先进的设备,购买设备就需要钱。医院利用外国银行贷款还款期长,大的项目都在五至八年期间,而国内银行贷款最长不超过两年,国际贷款有利于缓解医院负担。”沈阳一家三甲医院的李院长道出了他的无奈。

[内幕]

  器械出厂后层层“加价”

  对于医院贷款购买医疗器械,经济学家也表示忧虑。辽宁经济学家巴俊宇曾表示,长此以往,不仅会提高国内医院经营的医疗成本,也会提高老百姓看病的医疗费用。

  其实导致了医院和患者的无奈,医疗器械价格的上涨是直接原因。这些医疗器械真的一出厂就这么贵吗?

  据一位医疗器械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医疗器械的加价率是惊人的,其出厂价相当于其真正成本的10倍左右。另外,医疗器械的销售环节太多,每经过一级代理或一个环节都要加价,最后一级代理给医院的价格可能会是出厂价的10至20倍。

  [建议]

  医疗器械要走专卖之路

  从医疗器械的加价的内幕上看,医疗器械的出厂价还有巨大的降价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在此基础上,不妨实行医疗器械专卖制度,依法取缔各种层层加价的代理商,只要态度坚决,行动迅速,缓解“看病贵”绝不会成为难题。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