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男性近三十年腰粗了十二厘米多 《经济参考报》最近在新书栏目中推荐一本新书——《富态:腰围改变中国》。这本由浙大出版社6月出版的当代中国肥胖问题著作,作者是英国人保罗,他持续十多年研究中国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书中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1985年,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是63.5厘米,现在已接近76.2厘米;对于40岁至50岁的男性,平均腰围已达82.6厘米;30岁-40岁的男性,平均腰围增加了5厘米。 中国人胖起来了! 浙医一院内分泌科李成江主任说:“医学界都很重视腰围,我们医生中流行一句话,‘裤腰带越长,寿命越短’。纽约大学教授迈克尔·罗伊森说,一个25岁的肥胖患者(腰围至少102厘米)寿命至少减少22%,即少活12年。” 是到了转变观念的时候了:关注自己的体重,更要重视腰围! 腰围为什么会越来越粗?会有哪些后果?怎么减少腰围? 快报记者采访了跟腰围相关的内分泌、肝病、内科、营养科、中医科、肿瘤科、医学整形科等各领域医生,让我们科学了解腰围,采用靠谱的缩小腰围法,拥有一个窈窕的身姿,轻松健康生活吧。 2008年与1999年 中国各类食物的人均消费量(公斤/人)对比 去年中国肥胖症人数1亿 “富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一个褒义词。这让《富态:腰围改变中国》的作者保罗吃惊。他是通亚咨询公司的创办者,因工作关系长期撰写中国市场的分析报告,掌握了大量的调查资料。 书中数据显示,20%的中国儿童超重或肥胖,而男孩的超重或肥胖率更是超过三分之一。父母们的体重也在快速增长,中国2005年的肥胖症人数是1800万,去年则达到了1亿,几乎占了人口总数的8%。 同时,有5亿中国人体重超标,为人口总数的39%。如今,中国的肥胖症人数增加速度仅次于墨西哥,已排全球第二。 中国人,尤其是城市居民,热衷于生活在快速便捷、高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世界中。而肥胖与一系列疾病紧密相连,如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中国目前有超过9千万糖尿病患者,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 作者预测,美国的肥胖人口,从25%提升至65%,只用了30年时间。照此速度计算,中国到2040年,将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胖国。 肥胖已不再是富态的象征,更不是健康的表现。 什么样的腰围才算标准? 让我们一步步从原理上了解腰围,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先抛开害羞,站在镜子前,不要吸气收腹。 正确的腰围测量方法:将带尺经脐上0.5厘米至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处水平绕一周测腰围。简单判断上来说: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为肥胖,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肥胖。 为什么腰围在判断肥胖中是一个重要指标?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脂肪就像房地产,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地点、地点、还是地点。位于腹部的多余脂肪,是囤积危险的地点,对人体健康影响**。 市二医院副院长、肝病专家施军平说:“人体有三类脂肪,血液中的脂肪、皮下脂肪,以及网膜脂肪。人体脂肪大网膜在腹部这个地方面积**。脂肪率先在腹部的大网膜处堆积,从而影响腰围的变化,导致肥胖。另外一种腹腔内器官的脂肪堆积,也是可以直接体现在腰腹部的形态上。因此,腰围的大小,可以作为肥胖的一个重要指标。” 浙大诺特营养中心吴向明主任补充:“腰围受身高的影响也很大。身材高大的人可能腰围超标,而矮小的肥胖者可能腰围不达标。因此腰围**是结合身高来计算,才是一个**的衡量肥胖与否的科学标准。” 想要梦露般的魔鬼身材?再算算腰臀比。 吴向明主任说,比腰围更科学的一种判断肥胖的指标是腰臀比,即腰围和臀围的比值。比值越小,说明越健康。腰围尺寸大,表明脂肪存在于腹部,是危险较大的信号;而一个人臀围大,表明其下身肌肉发达,对人的健康有益。 如果是女性,理想的腰臀比例大约在0.70至0.80之间。梦露、黛安娜、奥黛丽·赫本、黛咪·摩尔和辛迪·克劳馥这些大名鼎鼎的大美人,就是一直保持着0.7的完美腰臀比例。 如果是男性,这一比例大约在0.75至0.85之间。 苹果形身材是恶性肥胖? “了解一下苹果形身材就明白了。医学上,苹果型身材也叫恶性肥胖,90%以上都是内脏脂肪超标!”浙医一院内分泌科主任李成江说。 肥胖有两种,简单说是内脏脂肪堆积的苹果形身材和皮下脂肪堆积的梨形身材。 苹果形身材的人,肚子的皮很薄而内脏脂肪很多。内脏脂肪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如肝、胰、胃、肠道等器官的周围和内部,对健康危害大,所以叫恶性肥胖。科学数据表明,约有45%的女性身材正常内脏脂肪超标,在男性中,这个比例高达60%。 生活中有很多人,体重蛮轻的,但肚子大,为什么呢?因为即便身材匀称的瘦子也有内脏脂肪超标的可能,并不奇怪。比如,舞台上骨感十足的模特,身体的内脏脂肪也有可能超标。 腰围是怎样一步步超标的? 从原理上了解腰围超标的科学知识,你会在面对美食诱惑时,或是懒着不想运动时,作出正确的反应。来看一些例子: 浙大诺特营养中心减重的肥胖客户超70000人,男女比例为1∶1.13,年龄最小的7岁,**的83岁。吴向明主任分析了一下这些人群。 腰围粗有遗传因素,很大一部分人,是从出生到成年的腰围都比健康范围要大。也有的是产后妈妈,生完孩子后开始腰围一直减下不来。对于男士来说,主要是工作后应酬增多,饮食不规律,早餐午餐随便吃,晚餐大吃大喝,运动又少,腰围逐日见长了。 这些都是笼统的说法,再进一步看看。 今年暑假,诺特办了儿童肥胖夏令营,82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7岁,**的25岁,我们以此为样本,科学评估腰围一步步超标的原因。 最胖的孩子,男生,16岁,110.5公斤。女生,14岁,108公斤。 男生腰围,平均94cm,臀围达到103cm,平均腰臀比达到0.91;女生腰围,平均89cm,臀围达到102.2cm,腰臀比达到0.87。 男女生的腰围都超出正常水平。 吴向明主任分析,腰围超标,简单说就是皮下脂肪超标和内脏脂肪超标。用手按压这些孩子突起的肚子,如果腹部能捏起柔软的肉,属于皮下脂肪超标;如果按压腹部肚皮感觉很硬而紧绷的,就是内脏脂肪超标型。 统计得出—— 皮下脂肪多的孩子,腰围超标的原因是从食物中摄入热量过多,消耗少,从而导致多余的热量在人体内通过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久之就形成皮下厚厚的脂肪层。除了饮食、运动不合理之外,其他如药物、遗传等都可以成为影响皮下脂肪层厚度的因素; 内脏脂肪多的孩子,腰围超标原因多跟不科学的生活习惯有关。 这些孩子生活作息都很不规律,每餐饮食不均衡,导致身体内分泌器官功能紊乱。这使得脂肪在内部器官(如肝脏)处无法分解代谢而覆盖在内脏器官表面,堆积在内脏的脂肪,久之也可以使腹部突出,腰围变粗了。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