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全下颌改良杆卡式种植覆盖义齿种植体固位杆上加载义 齿人工牙上加载的应力分布。方法:三维各向异性有限元法 。结果:种植体界面骨组织的**应力出现在种植体颈部周围的骨 质界面;种植体的**应力位于种植体骨外段的近、远中面;两种加载条件下,种植体的应 力峰值有一定差别,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峰值差别不大,但二者的应力分布有差异;牙弓后 部牙槽嵴粘膜中的应力峰值及应力分布均有差别。结论:义齿上加 载与固位杆上加载的应力分布有差异,义齿上加载更接近临床状态。分析全下颌改良杆卡式种植覆盖义齿种植体固位杆上加载义 齿人工牙上加载的应力分布。方法:三维各向异性有限元法 。结果:种植体界面骨组织的**应力出现在种植体颈部周围的骨 质界面;种植体的**应力位于种植体骨外段的近、远中面;两种加载条件下,种植体的应 力峰值有一定差别,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峰值差别不大,但二者的应力分布有差异;牙弓后 部牙槽嵴粘膜中的应力峰值及应力分布均有差别。结论:义齿上加 载与固位杆上加载的应力分布有差异,义齿上加载更接近临床状态。
全下颌改良杆卡式种植覆盖义齿的设计特点与传统杆卡式不同,4个种植体间距不均等 ,一侧的2个种植体集中在尖牙及第一双尖牙区,有利于承担牙 合力。以往有关全颌种植覆盖义齿受载的应力分布研究, 均是加载于种植体或固位杆上〔1~4〕。本文的目的是用三维各向异性有限元法,对 全下颌改良杆卡式种植覆盖义齿在种植体固位杆上加载与义齿人工牙上加载两种条件下的应 力分布进行分析,为临床上全颌种植覆盖义齿的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今后生物 力学研究中加载部位的选择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
在一牙槽骨中度吸收的离体无牙下颌骨标本上设计和制作修复体模型。确定正常 牙 合平面后,按常规方法在两侧颏孔之间的区域植入4枚直径为3.75 mm 的Branemark圆柱状种植体,******种植体和侧方种植体分别距中线9 mm及15 mm。用直径2.5 mm的钴铬合金平行边圆杆连接各种植体,并在种植体后方的下颌骨表面贴上不同厚度的橡皮 膏模拟后牙区粘骨膜。选择Bayer上海齿科有限公司生产的塑料牙完成全下颌覆盖义齿。
1.2 建立有限元模型
在CT9800Q机上由前向后垂直方向作断层扫描,两侧颏孔之间扫描间距1.5 mm,颏孔后方下 颌骨至下颌支前缘间扫描间距3 mm,下颌支前缘至髁状突后缘扫描间距5 mm,获35个断面。 应用Mias图形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四川大学图形研究所研制)处理断面图像,将有关数据读入 计算机建立实体模型。种植体与骨组织为骨性结合。自动划分有限元模型的单元和节点,界 面区及应力可能集中的区域细分网络。共获9 070个节点,7 689个单元。
1.3 材料的力学参数
见表1。
表1 修复材料的力学参数
弹性模量(MPa)泊松比引自文献
钛种植体10.34×1040.355
钴铬合金20.68×1040.356
塑料牙29400.307
PMMA23520.308
粘骨膜3.00.459
表2 加载节点载荷分布
牙位节点数单个节点加载量(N)总加载量(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