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银行试水“银医卡”引争议 能否破解挂号难? “中国网事”记者仇逸、李亚红、袁梦晨 一种名为“银医卡”的银行借记卡近日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因为持有银医卡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挂到北京协和医院等重点医院一周以内的号,似乎让人看到了解决挂号难的曙光。 然而,不少网友提出了质疑:为什么银医卡成了挂号的“捷径”,通过其它手段就挂不到号?银医卡挂号会不会挤占其它挂号途径的资源?像协和这样知名医院的号源又是如何分配的? 银医卡“歧视”外地人? 就在不少网友因为成功挂到号而喜上眉梢的时候,来自内蒙古的杨女士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没有银医卡,杨女士带着儿子到协和医院挂号处排了一早晨也没有挂到想要的耳鼻喉科的就诊号,而北京市民中有银医卡的却轻松挂上了号。 面对这种“有银医卡则有号”情况,杨女士就有一种“不公平”的感觉:“像我这样第一次到协和来看病的外地人,我们不知道银医卡,感觉有点吃亏。” 据工商银行(3.78,0.00,0.00%)的客服人员介绍,银医卡的办理流程与普通借记卡没有任何区别。持卡人如果要前往医院就医,需先在卡内预存至少100元的金额,之后持卡人就可以通过自助柜员机预约协和医院、宣武医院或朝阳医院一周以内的专家号,但目前银医卡只能在工商银行位于北京的营业网点办理。 这也就意味着,像杨女士这样的外地人为了办银医卡就必须到北京来。“就算来了我也不会去办银医卡,像我这样没文化的也不会操作。”在杨女士身后不到两米的墙上,挂着一条大红的横幅,上面写着“患者可到中国工商银行免费办‘银医卡’直接在银行预约挂号”。 银医卡侵权其它挂号资源? 在网友口中,似乎已是“银医卡在我手,专家号轻松有”,但这种情况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为什么窗口、电话和网络都挂不到号的时候,银医卡却能大显神通。在挂号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知道银行渠道的人容易了些,辛苦赶来在现场窗口的老百姓更困难了。”更有网友批评:银医卡让政府的挂号系统成了摆设。 为什么银医卡能让专家号轻松有呢?号源的分配上是不是存在看不到的“黑洞”呢?面对这些质疑,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主任王晓波介绍道,协和医院目前是将全部号源中的30%用于银医卡预约,50%放在北京市卫生局网上预约挂号平台和114电话预约挂号平台,剩余的20%用于现场排队挂号。 记者调查也发现,根据北京市卫生局2011年8月发布的《北京市医疗机构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北京行政区域内各医疗机构用于预约诊疗的号源,须不少于全部号源的80%。 虽然放给银医卡的预约号只有30%,但“由于目前使用银医卡的患者更少,所以相对来说银医卡挂号显得更优越。”王晓波解释道。 毫无疑问,挂号方便快捷是目前银医卡**的优势,不过有医疗界专家质疑未来银医卡挂号快的优势能否常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强认为:“现在银医卡刚刚起来,持卡人较少,而被分配的号源较多,所以能一下子挂到号。但随着持卡人数量的上升,这种优势还能保持吗?到时是继续从号源上向银医卡倾斜,还是也一号难求呢?”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