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样一个外伤,没想到来回跑了7趟医院才得以就诊。”昨天(7月17日),读者余先生拿着一叠挂号单,向记者讲述了7月14日曲折的看病经历。 第1站:姜山卫生院18点50分左右 条件有限,建议去李惠利医院 做快递行业的余先生,家住宁波鄞州姜山镇上何村。7月14日傍晚6点多,还在上班的余先生接到老婆的电话,得知7岁的儿子骑车时摔倒了,伤得很严重。于是,余先生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赶紧回家。 回到家中,只见儿子的耳朵、嘴巴上鲜血直流,嘴巴一侧的伤势非常严重,几乎裂开了。原来,余先生的儿子很调皮,趁着没人的时候在院子里骑三轮车,三轮车翻了,他摔倒在水泥地上。 顾不上说儿子几句,余先生心急火燎地开着自己的面包车把儿子送到姜山卫生院,此时,已经快到晚上7点了。医生看了看孩子耳朵,用酒精棉球擦掉血迹,检查后说需要缝针,但医院的医生已经下班了,而且孩子的嘴巴伤势比较重,像他们这样的卫生院,医疗条件实在有限,因此,这名医生建议余先生赶紧把孩子送到李惠利医院去看。 第2站:李惠利医院19点30分左右 不接诊14岁以下的儿童,建议去妇儿医院 儿子一直在喊着痛,余先生心里很着急,他开着面包车以最快的速度把儿子送到李惠利医院,挂了个急诊外科的号,此时,时间大约是晚上7点30分。医生告诉他,受条件限制,医院不接诊14岁以下儿童,建议余先生带孩子去妇儿医院。 余先生平时很少看病,具体的流程也不是十分清楚,再说儿子伤在脸上,满脸是血,让他心乱如麻,听医生这么建议,他又赶紧把儿子背上车,驱车直奔妇儿医院。 第3站:妇儿医院20点20分左右 相关科室的医生下班了,建议去第二医院 晚上8点20分左右,余先生赶到妇儿医院,他马上挂了个外科号。外科医生姓朱,朱医生了解情况后说,余先生儿子的伤情需要看口腔科,但晚上他们医院没有这方面的医生,朱医生建议余先生去第二医院。 连续跑了3家医院,时间已过去了两个多小时,余先生有些急了。不过,朱医生向余先生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原委:如果一定要让他来处理孩子的伤口,这可是跨专业的手术,万一缝不好就非常麻烦,而且伤口在脸部,甚至可能给孩子今后的生活带来影响;如果一定要在妇儿医院看,他肯定要通知医院五官科和口腔科的医生,可这些医生都下班回家了,住处离医院也比较远,赶到医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还不如余先生带着孩子直接去第二医院就诊来得快。 考虑到这些因素,余先生又从妇儿医院出来,驱车赶往第二医院。 第4站:第二医院21点左右 晚上不接诊8岁以下的孩子,建议去宁大附院 晚上9点左右,他们赶到第二医院。看到儿子脸上、身上到处都沾着血,余先生非常焦急,他直奔挂号窗口挂了耳鼻喉科。但值班医生说,晚上不接诊小孩子。 此刻,余先生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急躁情绪了,他质问医生,“什么叫小孩?” 值班医生答复说,8岁以下的他们医院不接诊。 “那我该怎么办?能不能告诉我该到哪家医院去?”余先生已经非常气愤了。 值班医生说,余先生可以去三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第5站:宁大附院21点50分左右 医院五官科医生已经下班了,建议去第二医院 余先生不知道宁大附院的具体地址,为了赶时间,他打算背着孩子乘出租车去。不巧的是,当时正下着大雨,他背着儿子等了20多分钟也没看到出租车,衣服也全被淋湿了。 听着儿子痛苦的呻吟声,余先生无奈之下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接到余先生的求助,民警开车把父子二人送到宁大附院。跳下警车,余先生背着儿子就跑到医院挂号窗口,有了先前的几次经历,余先生没有立刻挂号,而是先赶紧询问“医院能否给孩子缝针”。 窗口工作人员说,这要先去问值班的外科医生。外科医生检查了孩子的情况后显得有些诧异地说,“这种病情,你们应该在第二医院看啊,怎么跑到我们这里来了?” “我就是从第二医院赶过来的啊!”余先生这下彻底懵了,不知道该往哪里跑。 医生表示,医院五官科的医生已经下班了,他们没办法接诊。无奈之下,余先生又打的回到了第二医院。 第6站:第二医院22点15分左右 惊动110民警、医院值班领导,紧急调来专科医生 面对去了又回来的余先生,第二医院的值班医生说,她不是不给孩子看病,而是医院里没有小孩的药,实在没法看。 在余先生的一再坚持下,该医生开始给孩子处理耳朵上的伤口,并说孩子嘴巴处的伤口还要找口腔科医生看,但现在医院口腔科没医生。医生一边说一边用药棉擦着孩子的耳朵,然后就拿出纱布准备包扎。 “前面的医生都说耳朵要缝针的,就这样包扎一下怎么行呢?”余先生提出质疑。该医生说,她已有10多年的从业经验了,不用别人教她怎么做。而余先生则坚持要缝合,因为他担心不缝合的话,儿子的耳朵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双方越说越激动,最后又惊动了110民警,医院值班的余姓领导得知此事也赶到了现场。 得知余先生的情况后,医院值班领导立即联系医生。11点20分左右,医院的口腔科医生赶来,缝合了孩子的嘴巴(一共缝了五六针)。11点40分左右,五官科杨(音)医生也赶到现场,这位五官科医生在妇儿医院上班,当晚是从家里赶到第二医院的,该医生检查了孩子的耳朵后,发现耳朵处软骨已暴露,建议缝合。 缝合后,医生又给孩子开了处方,由于第二医院没有小儿用药,余先生还要前往妇儿医院配药,离开第二医院时,已经是15日零点左右了。 第7站:妇儿医院15日零点15分 左右配药、输液 零点15分左右,余先生开面包车带着儿子再次来到妇儿医院,配药、输液……直到此时,折腾半宿的余先生,总算是定下心来。 凌晨2点多,消炎******吊完了,父子两人离开医院。 ■思考建议:夜间医疗资源能否统筹安排? 余先生父子二人的遭遇虽说是个特例,但其中反映出来的夜间看病难却是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儿童的夜间就诊问题确实很让人伤脑筋。 据了解,不少宁波综合性医院都没有开设儿科,通常情况下,孩子生病都是到妇儿医院去看。记者从妇儿医院了解到,该院的小儿内科、小儿外科和妇产科急诊都是24小时值班的,成人内科急诊则到晚上10点,其他科室没有夜间急诊。 专业人士建议,在医疗资源原本就紧缺的情况下,夜间医疗资源应进行统筹安排,实行首诊负责制。以余先生的孩子为例,当余先生前往某家有病房(住院部)的综合性医院时,如果该医院夜间急诊没有合适的专科医生,可以从住院部调专业对口的医生过来应急;如果没有小儿用药,或一边手术一边安排人员按照处方到妇儿医院配药,或在手术完成后,让患者拿着处方自行到妇儿医院配药。“当然,这个统筹安排和首诊负责制,都需要医疗卫生主管部门来进行规范和推动。”该专业人士说。 第二医院当晚的值班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得知余先生的情况后,虽然他们医院没有小儿用药,但他们还是调来相关科室的医生(包括别的医院的医生)来进行处理,至于医疗资源夜间统筹的事情,他透露说,卫生主管部门也在考虑之中。(程鑫)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