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胎儿医学进入中国产检医生对此一知半解

2012-07-18        访问量:176    在线投稿

一位来自江阴的双胞胎孕妇做B超,从三维的彩超影像看来,这对18周的双胞胎有点不寻常,一个发育正常,能看出胎儿的雏形,另一个则是个有腿无头的肉团,显得体积更大。

“这 个胎儿在需要发育大脑和心脏时没有得到营养,导致现在的发育异常,而这个胎儿血供来源于旁边健康胎儿(泵血儿)的血液,可能造成健康胎儿的心力衰竭 (50%)。”孙路明给一旁的家属解释,“你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运用射频技术阻断这个畸形胎儿的血管,抑制其进一步发育,保护健康胎儿,当然这属于侵 入性治疗,仍然有15%~30%的几率流产的风险,二,不做任何干预任其发展,这个畸形胎儿会越长越大,而健康的胎儿有心力衰竭的风险。”准爸爸沉吟片 刻,说,“那就保一个吧。”

在胎儿医学部,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上演。来这里的病人都存在严重的胎儿疾病,有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贫血、羊水过多,还有多胞胎需要减胎的……每个家庭都要面临艰难的抉择——是放弃“不完美的孩子”,还是给自己的骨肉一个存活的机会?

胎儿医学正进入中国。

虽然不是所有生病的胎儿都能够被治愈,但他们中的很多已经健康地出生。正如中国围产医学权威、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段涛所说,胎儿医学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的发展,还期待人们转变对于“完美”孩子的定义。

子宫内为胎儿手术

王晓玲是一名老师,丈夫林茂生(化名)是一名金融从业者。2012年3月下旬,怀孕15周的王晓玲,在上海某区妇幼保健院在进行产检时,发现自己是双胎。得知自己怀上双胎后的王晓玲还没来得及消化狂喜,就陷入了谷底,“毕竟怀的是两个,有时觉得心慌,也总是有些担心。”

于 是,她就开始网上搜索双胎的相关医学知识,“看了网上这么说,我想大概就是怀了俩,难免‘负担重’,大人稍微注意一下就行了,于是松了一口气。”不料,时 隔一个月,当她再次来到妇幼保健院进行大排畸检查时,医生告诉她:“羊水过多,两个胎儿一大一小,发育程度相差3-4周。”

“两个孩子一大一小,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王晓玲和丈夫不明白,当时医生也不能确定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能就是发育差异吧,不放心的话,你们还是到市里的医院再去检查一下。”

夫妇俩没敢掉以轻心。他们在市里几家三甲医院辗转求诊,被确诊为双胎输血综合征,并顺藤摸瓜找到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胎儿医学部。当时两个宝宝的情况非常 不乐观,4月23日的检查结果表明:一个宝宝相当于20周,处于正常发育范畴,羊水过多;另一个宝宝脐带血流缺失,呈“贴壁状”,羊水过少,两个宝宝的体 重差异达到57%,是典型的“双胎输血综合征”。

所谓“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TTTS)是双胎妊娠中一种严重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极高。如不治疗,死亡率可达90%以上。以美国为例,估计每年约有2200个胎儿死于TTTS。但目 前,胎儿镜下胎盘交通血管激光凝固术治疗TTTS成为国际上多个胎儿医学中心的******治疗方法,可使其中至少一个胎儿存活率达到75%~80%。

“即 使是TTTS这样非常凶险的胎儿疾病,经过科学治疗,存活率依然可以达到75%~80%;但遗憾的是,由于包括医疗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对胎儿医学的认知都 很低,就诊信息不畅通,许多孕妇来的时候,真的太晚了。”孙路明感叹,王晓玲求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如果更早干预,效果更好,且风险更小。

摆在王晓玲一家人面前有三个选择:第一,终止妊娠;第二,减胎及羊水减量,保一个;第三,胎儿镜下胎盘吻合血管激光电凝术同时要求宫颈环扎,保两个。王晓玲夫妇的选择是第三个,这一方法可使其中至少一胎存活率达到75%~80%。4月28日,她的手术进行得很顺利。

胎儿镜手术前的穿刺路径定位和术中对胎儿的超声动态监测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中,孙路明主任利用B超定位穿刺点,在王晓玲的腹部开了个“钥匙孔”大小 的切口,从羊膜腔内进入,在胎儿镜的直视下,逐个电凝阻断两胎儿胎盘间的吻合血管交通支,手术结束前抽取部分羊水以缓解羊膜腔的压力。手术进行得非常顺 利,术后2周,双胎相互供应的血流量“供需平衡”,恢复了正常循环。

王晓玲也是成功接受治疗的TTTS患者。除了TTTS之外,王晓玲还患有宫颈机能不全,流产的风险很高,因此胎儿镜术后还做了宫颈环扎术。

“为了给孩子一个机会,尽管他们确实不完美,但他们是我们的孩子……”手术后的王晓玲在胎儿部病房里保胎,每天坚持打保胎针,定期进行胎儿监护,现在宝宝已经28周了,目前看来一切正常。

胎儿医学治什么病

和王晓玲的情况相似,在胎儿医学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双胎疾病。“双胎几乎囊括了胎儿医学所有的技术和难题。因此,双胎是产科******,是胎儿医学发展水平的**体现。”段涛说。

双胎的诊断与处理几乎包括产前诊断与宫内治疗的所有方面。

一般来说,对于双胎妊娠,不建议做母亲外周血的唐氏筛查,因为检出率较单胎为低。双胎可以通过超声做孕早期的NT(颈项透明层)检测来估测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需要在孕早期确定双胎的绒毛膜性,需要对胎儿进行结构畸形的超声筛查。

如果是三胎以上的多胎,则需要行减胎术,减胎之前需要确定绒毛膜性,需要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

如果是复杂性双胎,特别是TTTS(双胎输血综合征),需要行胎儿宫内手术(激光治疗)。

如果有先兆早产,需要保胎治疗,监测宫颈管长度,必要时行宫颈环扎术。如果发生早产,需要有很好的NICU(新生儿监护)。

如果发生产后出血,需要有很强的产后出血的抢救能力,能有保留子宫的能力(子宫压迫缝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因此需要对复杂性双胎的咨询和诊治纳入胎儿医学亚专科的管理体系,而不是在普通的产科。”段涛说。

当然,胎儿医学不仅仅关注双胎难题,而是主要针对那些必须提早干预,且如果不进行宫内治疗,病情就有可能发生恶化甚至死亡的胎儿疾病,比如对于胎儿心律失 常,可以通过给妈妈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双胎输血综合征等胎儿疾病,可通过腹壁穿刺,在胎儿镜下的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胎儿贫血,可通过脐静脉进行宫内 输血;对于羊水过多,可通过羊膜穿刺抽取多余的羊水;对于严重的胎儿胸腔积液,可以再宫内放置引流管等。对于多胎妊娠合并胎儿畸形,可通过宫内胎心氯化钾 注射或者射频消融术进行选择性减胎。

虽然偶有欧美胎儿手术见诸报端,但胎儿医学这个概念在中国还很前卫:给腹中的宝宝隔着肚皮看病,其难度可想而知。事实上,国内绝大多数做产前检查的门诊医生与B超医生,对胎儿医学一知半解知,对双胎风险更是一无所知。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一妇婴胎儿医学组的诊断书上没有“畸形”两个字,是什么病就写什么病,这是对患病胎儿的尊重,也是对他们父母的尊重。“长久以来,只要有点小毛小病却被说成是了‘畸形’,被判了死刑。”孙路明很反对这样的说法。

“胎儿医学要发展,第一步,我们需要接受胎儿的不完美。”段涛说,社会公众首先要改变对胎儿患病就是“畸形”的“歧视”,此外人们还有很多认知上的误区,比如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做检查,会不会影响发育”“有些疾病,等孩子生出来再治疗,岂不是一样”……事实上,很多疾病出生后再干预就来不及了。

比如脊柱裂,如果等到宝宝出生后再进行治疗,往往他的脑部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伤残率特别高;而如果宫内干预,则不仅存活率大大提升,而且伤残率也极大地降低。

胎儿医学在中国刚刚起步,不仅患者不知道,绝大多数的产科医生也很陌生。在临床上,常常会碰到一些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期的患者。

影响患者治疗与选择的除了医疗因素之外,往往社会、心理、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更大。事实上,社会认知缺乏还使得孕期女性承受很多额外的压力。 “长辈的迷信、环境的压力,也常常使得孕期女性在焦虑腹中胎儿安危的同时,承受更多的心理负担。但这些归根结底还是由错误认知或者没有认知带来的。”

明 明(化名)还在妈妈肚子里时被诊断患有盆腔囊肿,最早被建议“拿掉”。他的妈妈不甘心,来到一妇婴胎儿医学门诊处,超声诊断发现,孩子各方面均没有问题, 只是盆腔多出个囊肿;检验科诊断,染色体全部正常……孙路明大胆向妈妈建议,孩子的盆腔里并没有特别组织,就算有个囊肿也不碍事。

就这样,妊娠继续着。明明平安出生后,立即被送至新生儿科监护。现在,明明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可爱。

为孕妇心理疏导

一妇婴的胎儿医学组每个月门诊量随仅约为150人次左右。但相比传统产科,胎儿医学组的工作量更大,因为每名孕妇的情况各有不同,个个都需细致而周到的呵护。

“焦虑、烦躁、敏感、担心甚至绝望,是这些孕妇常见的情绪。”护士长说,“一个指标稍有不正常,她们常常会反复咨询,开导工作难度不小。也正如此,用在心理疏导的时间远远多于实际操作的时间。”

“每 一步都是风险的评估,每一步都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做决定。”“我们医生的责任是给病人提供基于询证医学的科学的医学咨询,帮助病人做个个性化的决 定。影响他们决定的,除了医学信息外,还有病人信仰、经济实力、教育认知水平、个性等。我们始终认为,我们面临的是病人,而不仅仅是疾病本身。我们还需要 考量,病人作为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心理压力、社会偏见、阻力和困难。”

31 岁的小林与丈夫结婚多年未孕,求助人工辅助生育技术。几次三番之后,两个胎儿在腹中存活下来。本以为好事成双,没想到妊娠到了24周,其中一个胎儿没了胎 心。小林四处问诊,给出的答案大致相同:另一个胎儿十有八九不保,还是别要了。不甘心的小林,来到一妇婴的胎儿医学诊疗组,求诊于孙路明医生。

经过综合诊断,医生最终下出结论:这属于“双绒毛腔双羊毛囊双胞胎”,两个胎儿相互影响不大,另一胎如果精心呵护,有望保住。

胎儿医学组的医护人员在治疗之时,不时为孕妇作心理疏导。在妊娠33周时,一个健康宝宝平安降生了。抱着皮肤红红的新生儿,小林喜极而泣,“这是我的幸运,更是宝宝的幸运。”

当 然,不是所有的胎儿疾病都能被治愈,但对于生命的尊重让一妇婴的胎儿医学部获得了患者的尊重:一度因腹中胎儿贫血被告知胎儿不保的刘女士,历经两次宫内输 血,胎儿最后还是未能留下来,但刘女士出院时仍真诚地对孙路明说:“整个治疗过程中我没留下任何遗憾,感谢您和您的团队。”

美国女婴娘胎中切除唇边肿瘤

早在两年前,美国医生就成功实施了一项罕见的子宫手术,为一名21周大的胎儿切除了嘴边的一个口腔肿瘤。不过直到今年6月,美国《产科学和妇科医学》杂志才******披露了这一手术的诸多细节。

据医生们称,该胎儿出生后非常健康,她的嘴边只留有一条细小的疤痕。

据杂志披露,这项全球罕见的子宫胎儿手术发生在2010年5月,此前一个月,怀孕17周的美国37岁孕妇塔米到医院接受常规孕检时,超声波扫描图片显示,塔 米腹中胎儿蕾娜的嘴唇边好像有一个大泡泡,看起来就好像胎儿在“吹气泡”一样。经过诊断后,确认胎儿嘴边的“气泡”是一个桃子大小的口腔畸胎瘤。

为挽救塔米腹中胎儿蕾娜的生命,医生决定为胎儿实施当时堪称“全球首例”的先锋性子宫手术。

当塔米怀孕21周时,医生将一根特种针管穿入了塔米的子宫,通过内诊镜和超声波图进行指引,用激光慢慢将肿瘤从胎儿蕾娜的嘴唇边切割了下来。

这一手术堪称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子宫内胎儿口腔肿瘤摘除术。后来的测试显示,从胎儿嘴边切除的肿瘤鉴定为良性。如今蕾娜非常健康。

另据媒体3月5日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两家医院也宣布,其医生曾成功从母体外为一个26周大的胎儿进行手术,疏通其肺部一条阻塞了的支气管。胎儿已经长成16个月的小女孩,身体健康。

其实,早在2009年12月29日就有媒体报道,英国谢菲尔德市一家医院为一名还在母亲子宫内的胎儿植入了导气管,随后将其接生出来,切除了位于胎儿颈部的肿瘤。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