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佛都市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王轲、黎志惠报道:昨日,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主席会议审议《大力促进民营医院发展壮大 切实解决结构性“看病难”——佛山市民营医院建设与发展专题调研报告》(简称《调研报告》)。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市民营医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立医疗资源的不足。可也存在规模小、整体实力不强;信誉度不高,吸引力不强以及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亟待“破冰”。对于如何促进我市民营医院发展,报告也提出了对策建议。 个案 “民营医院不敢去” “不到医院,不知难。”今年5月的一场突发病痛让叶小珊全方位体验了看病之难。好不容易找到市一医院某口腔科知名专家的门诊,可专家的出诊时间短不说,去挂个号更是难上加难。她说,有些从三水、高明赶过来就医的病友从早晨8时就开始排队挂号,有时要等到下午六时才能让专家诊断几分钟,不少人只能无功而返,等到下周的门诊时间。 “到公立医院看病不是一般人能看的,没有钱,没有社会关系,连医生的面都见不着。”叶小珊曾看到不少患者通过“熟人介绍”插队找医生诊治,而这些“不道德”的行为也成为一些纠纷的导火索。其实她也不想到这些人山人海的公立医院来,“但我都不知道佛山的民营医院有几家,怎么敢去?”在朋友的帮助下,叶小珊最终转到市内另一家公立医院就诊。 公立医院“一号难求”,民营医院不敢前往,叶小珊的经历并非孤例。在市政协发布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在整体规模、实力、管理和服务质量上均有较大差距,加上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存在不规范、不诚实经营的现象,导致对民营医院的信任度不高,部分民营医院就诊病人少。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医院(含卫生院、保健院等)112家,其中民营医院44家。若把所有小诊所计算在内,目前佛山有10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过半都是民营的,但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量仅占全市的一成。 问题 症结1 待遇“有差别” 一直以来,民营医院的定位是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补充,而这样的认识和定位难以形成有利于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发展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做着与公立医院相同的事,却“享受”着“有差别”待遇。 “我们与政府部门洽谈购地建设医院新址,扩大医疗业务经营,但因规划上没有预留,至今我们的新址仍难确定。”南海区创伤手足外科医院院长黎南庆说,与公立医院相比,我市仍未制定出台有利于民营医院发展的专项规划,对民营医院发展目标、预留民资医院用地等方面也未作出具体指引。 《调研报告》也指出,对民营医院而言,有些政策并没有做到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比如税收政策,民营医院不能像公立医院那样得到免税,这也加重了民营医院的负担。在医保政策上,大多数民营医院也都未纳入公务员医疗统筹定点和居民问诊医保定点,导致有社保病人的流失。没有了病人,民营医院发展可谓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症结2 人才留不住 “**的问题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谈起民营医院的积贫积弱,顺德新容奇医院院长戎祯祥坦言现在民营医院还没有形成气候,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难以吸引人才。 永安医院副院长周春娣也说:“医院有240人的医疗队伍,但每年的流动性都比较大,医院难以吸引到专业人才,护士队伍是最不稳定的,大家还是比较向往公立医院。” 《调研报告》中提到,民营医院面临招聘人才难、留住人才难,有的民营医院为了运行下去,不得不聘请一些退休的医疗技术人员来解燃眉之急。另外,由于民营医院的市场逐利性较强,不舍得花钱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 建议与对策 1、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 《调研报告》建议要对我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加大政策扶持。尤其是要调整和完善现行医保政策,鼓励和支持有关部门把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纳入公务员医疗统筹定点和居民门诊医保定点。适当提高一级医院门诊医保支付比例,降低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医疗支付比例,使民营医院对病人更有吸引力。 此外,加大政府向非公立医疗机构购买服务的支持力度。 2、“医师多点执业” “要留住人才,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个长远的发展平台,对高资历人才更要加大投入。” 戎祯祥认为解决人才问题,提高薪酬待遇只是措施之一。 而《调研报告》中建议,可以加大实行“医师多点执业”制度的力度,鼓励医务人员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通过各种形式聘用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让有能力、有精力的部分公立医院医生有机会到民营医疗机构执业。也就是说,医生能够“跑”起来,**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技术、知识要素生产力。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