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自主创新造福百姓

2012-07-14      来源: 人民日报   访问量:130    在线投稿

2012年5月5日,对来自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的蒲芳兵而言,是迎来生命重生的一个特殊

日子。

这一天,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个学科协作、历经9小时手术,为只剩下13厘米小肠的

短肠症患者蒲芳兵,实施了国内首例非亲缘性部分活体小肠移植术,成功将其丈夫李兵

的180厘米小肠移植过来。

西京医院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需求,自主创新,5年来,完成包括胃癌早期诊断

与防治、心脑器官保护、创伤救治与修复等12项国际国内首创,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

项、******的中国医院管理创新一等奖,成果100%应用于临床,使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

95.4%,研发用于治疗心脏、骨质疏松等系列器械,为患者节约费用达50%以上,真正做

到了让普通百姓看上病、看好病、看得起病。

科技创新

提升核心救治能力

对于如何以科技创新提升核心救治能力,西京医院院长熊利泽一语中的:“医院惠及百

姓、官兵,最终要有绝活、绝技、绝招,能看别人看不好的病,能治别人治不了的病。

我国心脑疾病高风险人群高达2.7亿,每年因疾病死亡人群10人中有4人死于心脑血管疾

病。1999年,时任麻醉科主任的熊利泽从日本归国。在日本的留学经历让他意识到,最

初设想的通过一种药物来减轻心脑缺血损伤的想法并不成熟,必须建立中国特色的心脑

保护研究。结合中医理论,熊利泽提出了电针预处理的想法。科研团队成员拜中医医生

为师,学习在动物身上寻找所需的穴位,并最终应用于临床实践。

经过艰苦攻关,熊利泽及其团队针对心脑血管手术高危患者,采取术前应用电针、高压

氧激活人体内在保护机制,术中、术后给予胰岛素强化及药物后处理,对抗心脑缺血性

损伤,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生存率。这一成果将5项国际首创收入囊中,并被写入

美国心脏学会科学声明、欧洲心脏病学会与糖尿病学会指南、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学会

指南、39部国际专著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内51家医院推广,5.3万余例高危

手术患者受益。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我国多个地区发现一种外伤愈合后出现的皮肤肉芽肿,病人在1至

4年内全部死亡。经过15年艰苦攻关,皮肤病专家高天文领衔的创新团队在世界上首先发

现并命名一种新疾病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使这一疾病的救治成功率由零提高到

70%。

教授雷伟领衔的团队率先发明系列新器械、新材料、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治疗骨质疏

松的世界性难题。目前已救治病人1万余例,治愈率100%。

近年来,围绕科技创新,一项项技术突破在西京应运而生:

国内首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全国首创重组合异种骨移植术……

目前,国家开展的心、肝、肺、肾四项大器官移植项目,西京医院全部获得资格准入,

胃癌早期诊断与防治、心脏介入技术、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严重战创伤系列救治技术

、重型颅脑伤救治技术均处于国际先进、国内******水平。

机制创新

降低患者就医成本

面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趋势,医院创新性地实施学科发展院中院、一体化和层次化建

设,以融合求突破、以联合谋跨越,形成了具有西京特色的学科发展模式

将消化内科与胃肠外科融合组成消化病医院,血管外科与心血管内科融合组成心血管病

医院;从全院临床学科遴选出基础条件好、有发展前景的优势学科,适度扩大规模,将

病房、手术室、监护室、实验室整合,实施一体化;根据学科强弱,为每一个学科科学

制定发展规划,从而在高水平、高起点上保证学科建设整体跃升。

“患者需要什么,我们就推动什么。”政委董新平说,在西京医院,每出台一项政策,

每推行一项举措,西京人总会问一句“患者能否因此获益?”

为了对应这样的问答,医院通过按疾病病种设立诊治中心、推行院前检查、建立安全合

理用药决策系统等机制,做到了把大医院就医门槛降下来、医疗费用压下来、服务质量

提上来,让普通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按疾病病种设立诊治中心。打破传统的临床分科模式,将内科、外科按疾病病种进行整

合,设立癫痫、肿瘤、脑血管病、创伤等12个中心。癫痫中心把神经内科、外科医生整

合一起,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彻底解决患者有病难投医、乱投医,医疗费用平

均降低30%。

推行院前检查。所有手术患者在门诊即完成全部术前检查,入院当天手术治疗,术后2至

5天出院。

建立安全合理用药决策系统。在全国率先研发了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决策支持系统,对常

见病用药,该用什么、不该用什么,******什么、次选什么有了刚性标准。该系统的应用

使抗生素药物滥用的问题得到解决,使常见手术病人的抗生素使用由85%降到25%。

推广微创手术。2011年,西京医院全院腔镜手术占传统开腹手术比例达53.36%,妇产科

、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比例超过60%,形成了以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心血管介入治疗、腹腔

镜下胃癌根治术等为代表的全国******特色品牌技术。

文化创新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我们把文化创新的着眼点放在端正对患者的根本态度上,用爱心、诚信架设医患关系

桥梁,树立军队医院人民军医良好形象。”董新平说。

“以患者为中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西京医院一直在倡导和践行。医院

率先在国内成立医疗救助基金,救助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聋哑儿童、小儿白血病和生活

贫困患者。

今年3月中旬,又一批由心血管外科易定华主任带队的医疗队踏上爱心之行,他们此行的

目的是前往宁夏、甘肃的贫困地区患儿家中,回访已经接受过先心病手术的患儿,义诊

筛查适合下一批手术贫困患儿。整个行程结束,他们又确定了71名先心病患儿来院手术

治疗。9年来走遍了陕西、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山西等10个省区的110个县市,使

每个患儿在享受到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费用减免的同时,再获得基金会救助1万—2万元

,2100名孤贫先心病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全部恢复健康生活。

聋哑症儿童在我国出生时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三,而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聋治疗有效手

段是人工耳蜗植入术。从2000年底开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邱建华联合社会爱心捐

助、创新手术方法,使耳蜗植入后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下降至1.5%,帮助700名患者走出

无声世界。

西京医院已经把精美护理服务理念推广到全院63个病房。每年30余场医德医风、沟通学

、美学、心理学、礼仪学等名家讲座精彩呈现,护理技能练兵、微笑之星评选等活动,

已将服务至上的理念深镌心底,2001年医院实现“零纠纷”目标。

精诚为民,就是要细致入微,没有止境。在西京医院,“24小时”供餐服务已深入病房

,电子移动点餐系统把服务送到患者身边,焕然一新的门诊面貌让患者就医更温馨和便

捷。

短评

创新源于责任和使命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事迹,归根结底只有两个字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救治能力

;通过机制创新降低就医成本;通过文化创新改善医患关系。创新,造福普通的患者;

创新,让老百姓看上病、看好病、看得起病。这样的创新难能可贵,这样的追求值得提

倡。

西京医院为何要创新?因为他们心里有人民,胸中有国家。人民幸福,他们高兴;国家

富强,他们欣慰。刻苦钻研提升救治能力,千方百计降低就医成本,真心实意改善医患

关系,是他们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突出体现。军队医院能够这样做,地方医院也能这样做

。各级政府以人为本、重视民生,医院和医生讲责任、重使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

样的棘手问题,一定能逐步得到解决。

关节,又防止受凉感冒。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