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公立医院缘何成为药品流通的一堵墙

2012-07-12      来源: 生意社   访问量:34    在线投稿

现在很多城市公立医院硬件都可以与******宾馆媲美,给人第一感觉是“不差钱”,然而商

务部近日的一份统计报告,却直指公立医院拖欠药品流通企业账款久久不还,药品流通

企业对此敢怒不敢言。
 
  不久前发布的商务部《201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

药品批发直报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74.1%。根据中国医药(600056)商业协会对25个

省市44家药品批发企业2011年应收账款情况开展典型调查的数据显示:药品批发企业

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31天,应收账款总额434.7亿元,占对公

立医疗机构营业收入的36.3%。
 
  可以说公立医院成为了药品流通的一堵墙,阻挡了药品流通业的健康发展。公立医

院严重占压药品批发企业资金,不仅导致依靠银行贷款采购药品的批发企业承担着沉重

的财务费用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整个药品流通行业现金流状况,制约了流通效率的进

一步提高。
 
  对此,药品流通企业十分无奈,因为处于强势地位的公立医院垄断了大部分的药品

市场。
 
  新医改前,我国公立医院实行的是药品加成政策:允许医院买药之后加价15%再卖

出去,以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在当年国家财政紧张时,这对医院的生存、发展确实起

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公立医院为了获得高额的加价利润,对药品的选择常常是“只

选贵的,不选对的”,加重了患者负担,也扭曲了药品的正常流通。
 
  这一政策使得公立医院选择了这样一种药品购销模式:一方面抬高药品采购价,以

获得更多的合法加价;另一方面以返点和回扣形式向药品供货商要回采购价抬高部分,

这样表面上执行了15%的加价率政策,实际上得到的卖药收益远超过15%。也因此导

致了药价虚高以及药品流通中的不正之风。
 
  目前,大约80%的药品由公立医院的处方开出,在药品加成政策下,公立医院往往

追求药品销售的高加价和高回扣,也导致我国药品流通业难以实现优胜劣汰和行业集中

。据统计,我国现在大约有近6千家药品生产企业、1.3万多家药品流通企业、39万家零

售企业,“多、散、小、乱”的现象一直在我国药品流通业长期存在。
 
  新医改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取消了药品加成,并进行了

包括补偿、人事、分配、管理等综合改革。在取消药品加成后,基础医疗机构的收入由

一般诊疗费、财政以及医保来补偿。基层医疗机构率先回归公益性,遏制了在药品流通

环节可能出现的医院收取回扣、医生开药换取回扣等不正之风。
 
  从今年开始,新医改进入第二阶段,在基层医疗机构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取消

药品加成的改革向县级医院和城市公立医院推进,7月1日,北京也加入到取消药品加成

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开始以提高药事服务费等来弥补药品收入的损失。
 
  无疑,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药品流通秩序有望重新构建,医药流通产业的结

构也有望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