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大力推动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老年护理院,为老年患者提供良好服务
昨天,在由市政府召开的“和谐发展看上海”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局宣布,将大力推动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或老年护理医院,以应对本市老年患者不断增多的状况。同时,今年将实现郊区每个区(县)配置至少一家三级公立综合医院。 郊区三级医院增五千床位 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肖泽萍透露,今年内郊区三级医院建设项目将全部完成,届时郊区三级医疗机构可新增近5000张床位,可以有效解决以往郊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中心城区原有三级医院不再增加床位,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第一妇婴保健院这三家市级妇产科专科医院,今年内各增加100张床位,以缓解本市孕产妇建卡难、分娩难的突出矛盾。”肖泽萍说。 肖泽萍表示,通过调整优化三级医院设置,使郊区居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提高,今年实现郊区每个区(县)配置至少1所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她透露,目前,除长征医院外,8个项目将在年内投入使用。其中,金山医院迁建项目已于今年2月投入使用;华山北院、瑞金北院、仁济南院、六院临港新院4个项目已基本竣工;奉贤区中心医院、崇明县中心医院、青浦区中心医院3个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通过设施改造、人才引进、科室建设等途径,升级为三级医院。 她强调,今年内陆续在郊区开张的华山北院(位于宝山顾村)、瑞金北院(位于嘉定新城)、仁济南院(位于闵行浦江镇)、市六临江新院(位于临港新城)等4所医院,将全部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其中最主要内容就是医药分开,以遏制医药费用不断上升的现状。 鼓励二级医院转型做康复 据肖泽萍介绍,“十二五”期间,上海各区(县)通过现有机构转型、增设康复医院、增设康复床位等方式,确保新增不低于200张康复床位,全市整体转型康复医疗机构的康复床位达到1500张。 肖泽萍表示,老年医疗护理资源严重匮乏的徐汇、长宁等10个区(县)各新增或转型一所老年护理医院,床位在300-500张,黄浦、静安等7个区各新增或转型一家老年护理医院,床位数在200-300张。 二级医院功能转型,将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适应需求;尊重历史、循序渐进;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四项原则。目标是通过推进部分二级医疗机构功能转型为康复或老年护理机构,盘整医疗资源存量,优化医疗资源结构,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医疗服务体系。 为鼓励符合条件的二级医院功能转型,市政府有关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卫生部门明确转型后的康复机构和老年护理机构,保留其原有的医疗机构等级不变,并且转型后与三级医院积极开展医疗联合体合作的医院,予以适当增加床位,扩大规模。原先只是区域内的一所医院,按照转型的先后顺序予以“上海市第×康复(老年护理)医院”作为第一冠名,同时积极会同市教委、市人保局等部门,加强康复学科建设,开展从事老年护理服务的护理员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目前,本市已有宝山区一钢医院、杨浦区老年医院逐渐实施功能转型,市卫生局将坚持“一院一方案”,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二级医院功能转型。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