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年逾五旬的姜先生(化名)和家属被调解员郑平林请到了小会议室。学医出身的小郑,在一家三甲医院干过近十年,又专门学过心理学。他的诚恳得到了患方和亲属的认可。但两周前,姜先生和家属来到该医院,情绪激动,要求院方对姜先生妻子的去世给个说法。十几天过去了,经过医疗纠纷调解员的不懈努力,姜先生和院方终于达成谅解。 小郑是医生,但还有另一个身份——医务调解员。医务调解员隶属于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是北京为缓解医患纠纷的创新性举措。 一直以来,医疗纠纷一直困扰着医院与患者。为此,2011年5月,“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委)正式挂牌成立,由卫生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6个部门组成的医调委是群众性自治组织。 调解医疗纠纷不仅是免费的,而且流程也化繁为简。患者在医院遇到医务人员服务态度问题需要投诉或者索赔额度小于1万元的医疗纠纷时,可以首先找医院的医患办公室;如果对医院医患办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赔偿额在1万元以上,可以到医调委请求第三方调解。医调委在接到医患双方调解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受理案件,在当事人材料提交齐全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结案;经双方申请或因医疗纠纷调解情况确有需要的,可延长30个工作日。对重大疑难医疗纠纷,则实行专家合议制度,必要时采用“听证会”方式。 医调委的成立立即显示出成效。2011年5月31日至2012年5月30日,医调委共接待来电、来访2887例,受理调解1778例,其中调解成功851例,成功率为71.36%。目前调解工作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包括******、厂矿企业、市属52家三级医院以及其他各级各类超过6000家医疗机构。 小郑经过来回的奔波,最终在第7次调解成功。但看到姜先生和家属离去的身影,小郑长舒口气:“很多医患纠纷,家属不是争取赔偿,而是心理上不接受,他们其实渴望得到理解和帮助。”在调解员小郑看来,横亘在医患之间的误解坚冰已日渐融化。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