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国家实行新的假日制度的第二年,但关于“五一黄金周”的存废之争也持续了一年之多。从普通民众难以割舍的“五一”情结,到两会期间有代表关于“五一”长假的恢复提议,再到广东、重庆等地准备于今年先行推出的“试点恢复”等,最终都在国务院日前专门下发的《通知》面前画上句号。 “不得擅自调休、自行安排”的《通知》精神,明确而及时地彰显了相关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纵观五一黄金周的存废之争,大都因立场、身份和利益不同而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与做法。地方政府出于拉动内需,以此化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曾试图“试点恢复”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一些旅游部门本就是黄金周的直接受益者,其参与变通“恢复”的要求与举动,更是“情动与衷”。而社会公众皆因此前已经“习惯”和“接受”了五一黄金周,对08年新出台的假日制度有一定程度的“不适”之感,这同样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也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怀旧诉求”。 事实上,自实行黄金周制度以来,我国公民的旅游休闲意识在激活中觉醒,在理性中成熟,使得假日经济由一开始的“一时火爆”,逐步走进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尽管公众期待已久的带薪休假制度短期内难以落实,也尽管黄金周的集中出游确实存在着某些的“不如意”,但人们对所有的黄金周还是给予了出自内心的情感热望,甚至对五一黄金周有着某种特殊的爱恋。这不仅因为五一是国际劳动者的共同节日,而且,五一期间,春意盎然,空气湿润而清新,又兼花红柳绿、风和日丽,因而人在此时的出游愿望,远比其它任何时节都显得迫切而强烈。就笔者个人而言,我也有相同的感受与期盼。 既然目前五一“调休”被叫停,我想,这应该是维护国家法律法规严肃性的需要,更是国家基于稳定与宏观的科学考虑。作为公民,理当给予理解和支持。但我坚持认为,无论今后五一长假恢复与否,都要从民生大局出发,切不可总以“黄金”论五一,更不能以经济效益取代社会效益。黄金周永远是休闲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和实行,其根本意义在于要不断提高和保障好社会公民的休假权益和幸福指数。假期不在长与短,关键是要使更多的老百姓出游之时“不差钱”。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