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在7月试业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由香港大学管理的一所三级公立医院。因为引入了香港医院的管理模式,而备受市民关注。香港大学为什么愿意管理深圳的一家公立医院?香港大学将为这家医院提供什么资源?这家医院对香港大学的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带着疑问,记者近日奔赴香港,走进港大校园,专访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梁智鸿、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李心平、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刊登系列报道,敬请期待。 深圳商报记者 彭蓓 香港大学校园本部位于香港岛西部的薄扶林道,依山而建,教学楼大多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丛中。采访梁智鸿的地点在香港大学钮鲁诗楼会议室。年逾七旬的梁智鸿黑瘦精干,双眼炯炯有神,说话语速很快,侃侃而谈。 作为一名医生,梁智鸿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就关心内地医疗事业的发展。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筹建过程中,他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也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名誉院长,却不从医院领一分一毫的“薪酬”。用他的话来讲,就是给医院当“义工”。 港大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医院引进管理、文化和培训 记者:您认为港大深圳医院与内地其他公立医院**的不同将体现在哪些方面? 梁智鸿: 我是从1979年开始,到内地不同的省、市了解医疗的发展。第一次是在中山医科大学做了几个手术。第二次是到厦门、泉州做了一个星期的医学讲座和手术示范。之后又陆续到过乌鲁木齐、上海、北京,因此对内地医疗体系多少有些认识。 我的感觉是,当时内地对国际上医疗的新发展还不太了解,医疗仪器也比较落后。因此,后来再去内地,我都会带一些便携的小型医疗仪器送给他们,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内地的医生提高水平。 不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如今内地医疗服务水平进步很快,可谓一日千里。经济发展上去后,好多地方有了新的科技、新的仪器。大城市的医疗服务一般都很好,只是在山区、偏远的农村,医疗体系仍然落后一些。 其实在医疗技术方面,内地******没问题,技术水平可能比香港还好。为什么呢?因为医学是靠经验的,比如外科医生,要提高技术必须通过多做手术。内地的病例多,例如肝移植,香港可能一年才做几例,但内地的医院可能一天就做几例。 这次香港大学有幸参与港大深圳医院的运作,我们不是要做医疗技术上的提升,而是要把医院的文化、运作模式和管理理念带过去。世界是个地球村,我们不能独善其身,要与世界交流。比如我们内地的医生技术很好,但好在哪里呢?能不能被国际上的同行所认可呢? 我自己也是一名外科医生,是香港第一个做肾脏移植的医生,所以对此深有体会。用什么来证明你是外科专家?在医疗方面,中国也要与国际接轨,让外国同行看到我们的实力。因此,提升医疗管理水平、运作模式,我觉得相当重要。这也是我们希望能带给港大深圳医院的东西。 我有幸做过香港医学专科学院的院长,也参与、推动香港医学专科学院条例在立法局通过。条例会规定专科医生需要接受哪些培训?由哪个部门来做这个培训?培训后怎么衡量医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资质。 比如香港的一个妇产科专家,经过了大家都认同的培训,即使去到欧美,他的医疗水平人家也都认同。港大深圳医院也会引入这样的培训程序,两年之内要同国际接轨,经过我们培训的医生在国际上也会得到认可。 我知道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骨科就有引入这样的培训制度,但影响的范围还很小。我们要引入香港专科医生培训的经验到深圳,港大深圳医院的水平和人才也要做到是国际认可的。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