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院里,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故事,这些故事看似平淡,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爱心。连日来,记者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采访,一直被医患之间的这种真诚和爱心所营造的浓浓温馨氛围包裹着、感染着。 “病房就像家一样,我不去单间” “大娘,准备吃饭了。”中午11:40,天津医大总医院普外科护士段伶伶端着午饭,来到患者范淑荣大娘床前。她先是小心翼翼把病床摇高,让老人半倚半靠在病床上,然后端过脸盆帮大娘洗净双手,随后把午餐一勺一勺喂进大娘嘴里。 “这些天真是麻烦你了。喂饭、泡脚、洗头、洗脸、刷牙、擦身子,就算是自己亲人恐怕也难照顾得这么好……”范大娘说着,泪水浸湿了双眼,“您别这么说,我都不好意思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看到大娘吃好了,段伶伶重新整理好床铺,帮大娘躺好后轻轻走出了病房。 见到记者,邻床的张鸿春大娘也打开了话匣子:“我今年61岁了,说句心里话,这里许多护士岁数还没我孩子大呢,在家父母肯定也都是宠着爱着,生怕受委屈。她们在这儿能对患者这么用心,真是不容易。” 范淑荣大娘这时也忍不住插话道:“前两天医院要给我换到单人间,我说我就住这儿,哪儿也不去。护士们整天照顾我们,整个病房里的人就跟一家人一样。住单人间倒是舒服,可太闷了,没意思。” “大爷,头痒痒了吧,来,我给您洗洗头。”“大娘,您看您指甲有点儿长了,我帮您剪剪。”当你走进天津医大总医院任何一间病房,这样温馨的场面随处可见。 这一切,都源于该院推行的优质护理服务。从2010年3月份开始,天津医大总医院就推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随着不断地深化推进,截至去年年底,该院60多个病房全部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患者和家属是通情达理的” 不久前,一位住院的老大爷看到病房里的助行器很好用,就抱怨为什么不能多给患者配几个。其实这是护士们自己凑钱在网上买的,放在科里方便患者行走。听到老大爷的“抱怨”,护士们帮老人从网上订购了一个,老大爷觉得挺不好意思,一个劲儿地直说感谢。 在医院里,每名护士平均需要负责8位患者的全部护理,除了输液、打针、测体温、取送药物、服药外,还要负责端茶倒水、吃饭、洗脸、洗脚、大小便以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等。 周一到周三,是心内科、血管外科等科室介入手术的时间,每天至少要完成六台手术,最后一台手术做完往往是凌晨一两点钟了。很多患者等候时间长了就很不耐烦,经常会有人说,“这么长时间做不上,你们大夫都干什么去了!”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护士们会给患者多讲一些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尽量安抚患者,缓和现场的气氛。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士们会更多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讲解医生是如何进行介入手术。护士们说:“只要我们用真心对待患者,患者和家属是通情达理的,是理解我们的。” 采访中,住院患者提到最多的是护士们的爱心,护士们说得最多的也是爱心。因爱而爱,优质护理服务这份爱,带来的不仅是护理水平的提升,更带来了医患之间的理解与和谐。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